[发明专利]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106.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福;钟科军;郭小义;黄炜;尹新强;易建华;邓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50 | 分类号: | A24F40/50;A24F40/9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燃烧 烟具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件,以及与所述系统控制器件连接的开关器件、发热器件、驱动器件、转数感应器件、感温器件;开关器件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发热器件用于实现加热;驱动器件用于实现驱动器件中马达正向或反向旋转预设圈数;转数感应器件用于实时采集马达旋转转数;感温器件用于实时采集发热器件的温度;系统控制器件用于接收开关器件的控制指令,接收转数感应器件和感温器件采集的数据,还用于向发热器件和/或驱动器件发送控制指令。驱动器件可防止燃料在烟支内位移堵塞气流,吸完后,极大降低加热时产生的残留物在发热器件上残留;转数感应器件实时采集马达旋转圈数,实现精准位移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需通过明火点燃燃烧产生烟草烟雾,烟草在高温和裂解的过程中释放对人体有害混合物质达数千种,由存在于气体中的挥发物和存在于颗粒中的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组成,如一氧化碳、酚类、醛类、尼古丁(烟碱)、烟焦油等,而电子烟,低温烟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产生,电子烟的烟雾能模拟烟草烟雾,更加健康。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蒸发烟油形成可抽吸烟雾的电子烟,一种是通过蒸馏烟草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低温烟。低温烟在使用时,是将烟支插入到烟具的发热管或是加热片插入烟支中,然后电源通电使加热管/加热片发热,将烟支加热从而产生烟雾,其加热部件位于烟具内部,在抽完一支烟后,通过抓取烟支外露于烟具的端部将烟支剩余的部分(抽完后的过滤嘴以及残余物)取出,由于烟支本身经过加热,其内部的烟丝发生变化,使得加热后剩余的烟丝及残余物常常会粘在发热管或加热片上,因此怎样降低拔烟时烟丝在发热体上残留的问题,对于低温烟具的使用便捷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后剩余的烟丝及残余物易粘在发热管或加热片上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具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件,以及与所述系统控制器件连接的开关器件、发热器件、驱动器件、转数感应器件、感温器件;
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接收烟具开关动作信号,并向所述系统控制器件发送开关指令;
所述发热器件用于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件的温控指令,并依据温控指令进行升温/保温;
所述驱动器件用于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的驱动指令,触发所述驱动器件中马达正向或反向旋转预设圈数,同时带动所述发热器件旋转并产生位移;
所述转数感应器件用于实时采集所述驱动器件中马达旋转转数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器件;
所述感温器件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发热器件的温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器件;
所述系统控制器件用于接收所述开关器件的开关指令,对烟具进行开关控制;接收所述转数感应器件发送的转数数据,并依据转数数据生成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件工作的驱动指令;以及接收感温器件采集的温度数据,并依据温度数据生成用于控制发热器件的温控指令。
通过增加驱动器件以带动发热器件进行螺旋旋转上升或下降,通过控制驱动器件中马达带动发热器件螺旋位移,使发热器件更省力进入烟支内,防止烟草燃料过度受力在烟支内位移堵塞气流;当烟支加热抽吸完成后,发热器件脱离烟支后才移除烟支,极大的降低了烟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在发热器件上的残留;通过增加转数感应器件,实时采集驱动器件中马达转轴旋转圈数,当旋转圈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实现更精准的位移控制,系统工作时更加稳定;另外还通过增设感温器件,可实时获取发热器件的温度,便于系统控制器件控制发热器件的温度,使其温度稳定的上升至目标值并维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件包括马达、减速箱、螺杆、螺母、U形驱动架、复位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电荷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