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直流系统低压直流线路保护动作优化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0970.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登波;姚言超;严禁军;石健;郑星星;徐攀腾;宋述波;严海健;李建勋;朱博;杨学广;李倩;焦石;郭云汉;柳林海;顾硕铭;谷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系统 低压 线路 保护 动作 优化 策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直流系统低压直流线路保护动作优化策略,包括:金属回线纵差保护87MLL动作后,发400ms强制移相,重启系统,在接下来的10s内,若金属回线纵差保护87MLL再次动作,发极闭锁命令;金属回线横差保护87DCLT动作后,发400ms强制移相,重启系统,在接下来的10s内,若金属回线横差保护87DCLT再次动作,发极闭锁命令。本发明的金属回线纵差保护87MLL和金属回线横差保护87DCLT分别单独出口,不同区域相继发生故障时,均启动强制移相和重启,避免了极误闭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常规直流系统直流保护策略,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系统低压直流线路保护动作优化策略。
背景技术
直流输电系统常用的运行方式有双极运行方式、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及单极金属回线方式,如果需要以单极方式运行较长时间时,往往会采用单极金属回线接线方式。然而,由于直流线路沿线地区环境污染、外力破坏以及雷击等因素的影响,直流线路故障率逐年升高,成为直流输电最经常发生的故障。
图1为现有的特高压常规直流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接线图,该方式下,通过逆变侧的M点接地来钳制系统电位。单极金属回线配置有金属回线纵差保护87MLL和金属回线横差保护87DCLT,以逆变侧为例(整流侧类似),其判据如下表所示。
表1普侨特高压常规直流87MLL和87DCLT保护定值表
主要涉及到本极直流线路电流IdLH_逆变侧,对极直流线路电流IdLH_op_逆变侧,对站对极直流线路电流IdLH_op_整流侧和本极直流线路电流IdLH_整流侧等四个参数。
图2为现有的特高压常规直流87MLL和87DCLT保护动作逻辑图,图中,87MLL(信号延长100ms,并闭锁87DCLT)或87DCLT动作后,信号保持400ms,启动强制移相。400ms后,高电平消失,强制移相命令取消,系统重启,若故障消失,则重启成功;同时,“低电平检测”模块检测到高电平消失后,输出逻辑“1”,并保持10s;若在这10s内,87MLL或87DCLT再次动作,模块“与”的输出为1,通过SR触发器后,发出“极闭锁请求”。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两种保护动作存在下列情况:
情况1:87MLL动作,启动强制移相,400ms复归,系统重启,若10s内87MLL再次动作,启动极闭锁。
情况2:87DCLT动作,启动强制移相,400ms复归,系统重启,若10s内87DCLT再次动作,启动极闭锁。
情况3:87MLL动作,启动强制移相,400ms复归,系统重启,若10s内87DCLT动作,启动极闭锁。
情况4:87DCLT动作,启动强制移相,400ms复归,系统重启,若10s内87MLL动作,启动极闭锁。
情况1和情况2均为单一保护两次动作,启动极闭锁,逻辑合理;而情况3和情况4属于87MLL与87DCLT先后动作,两种不同原理、保护范围不同的保护动作而导致极闭锁,逻辑不合理。
图3示出了金属回线方式下不同的故障点,在图3中,故障点F1位于逆变侧站内,F2位于整流侧站内,F3位于金属回线上。
当F1发生故障时(如图4所示),F1与M相连,IdLH_op_逆变侧、IdLH_op_整流侧、IdLH_逆变侧、IdLH_整流侧四个变量相等,87MLL和87DCLT不动作。
当F2发生故障时(如图5所示),F2与M相连,IdLH_op_逆变侧=IdLH_op_整流侧=0A,IdLH_逆变侧=IdLH_整流侧=故障电流,因此,整流侧和逆变侧的金属回线横差保护87DCLT均会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