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基中管道系统填垫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及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0103.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贺佐跃;陈万里;李红中;周文辉;陈国雄;李钊;梁建东;唐健娟;张文龙;徐燕君;郑梦天;廖忠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27/46;E0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何秋林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管道 系统 垫层 厚度 确定 方法 处理 结构 | ||
1.一种路基中管道系统填垫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验算基础底面土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换填垫层处理;
步骤2)若需要进行换填垫层处理,则根据填垫层底面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填垫层的厚度;
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2-1)确定给、排水管道、检查井的基础类型,根据基础类型确定pz的表达式;
2-2)根据fz、pcz、pz的关系,确定填垫层厚度;
fz(kPa)为填垫层底面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pcz(kPa)为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pz(kPa)为填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
步骤2-1)根据基础类型确定的Pz的表达式分别如下:
当可视为条形基础时,填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用下式计算:
式中,p(kPa)为基础底面压力;pc(kPa)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当可视为矩形基础时,填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用下式计算:
式中,l(m)为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
当可视为圆形基础时,填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用下式计算:
pz=r2(p-pc)/(r+Ztanθ)2 (5)
式中,r(m)为圆形基础底面的半径;
式中,b(m)为基础宽度;Z(m)为填垫层厚度;θ(°)为填垫层压力扩散角;
其中,给、排水管道视为条形基础;与混凝土管连接的检查井视为条形基础;与塑料管连接的检查井视为独立基础,并根据检查井底部形状分成矩形基础和圆形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2)根据fz、pcz、pz的关系,确定填垫层厚度的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填垫层的厚度:
式中,γ1D+γ2Z=pcz;ηbγ(b’-3)+ηdγm(D+Z-0.5)表示修正增量;基础底面上部土层平均有效重度为γ1(kN/m3);D(m)为基础埋深;填垫层有效重度为γ2(kN/m3);Z(m)为填垫层厚度;ηb、ηd分别为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宽度、深度修正系数;软弱下卧层有效重度为γ(kN/m3);γm(kN/m3)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土层有效重度的平均值;b’(m)填垫层底宽,b’应满足b’≥b+2Ztanθ,当b’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
上述公式(6-1)、(6-2)、(6-3)分别对应条形基础、矩形基础、圆形基础;
上述公式(6-1)、(6-2)、(6-3)是针对确定的土层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需要进行宽度、深度修正的情况;
对确定的土层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无需进行修正时,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填垫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底面压力等于基础底面上部土层的自重应力与基础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之和,所述基础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求取时,考虑最大外部荷载情况下的附加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填垫层压力扩散角θ的取值与Z/b有关,θ按以下步骤确定:
先根据基础尺寸和填垫层厚度,假定一个值Z/b,通过公式(6-1)、(6-2)或(6-3)计算得到的Z,验证该假定;如与假定不符,则重新假定Z/b,直至计算结果满足假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1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