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泌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7072.0 | 申请日: | 201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梅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Q19/00;A61Q7/00;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倩羽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大程度地 毛囊 分泌生长因子 皮肤真皮层 单层细胞 皮肤美容 皮肤组织 生物活性 可接受 细胞球 有效地 护肤 基质 生发 制备 肌肤 损伤 皮肤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泌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护肤或生发类皮肤美容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外泌体组合物包括外泌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外泌体为单层细胞外泌体、细胞球外泌体、或二者的组合。本发明能够有效将外泌体输送至皮肤真皮层,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更有效地调节皮肤和毛囊分泌生长因子和基质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改善肌肤和毛囊问题,达到更为持久的效果,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皮肤组织的损伤,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美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泌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囊泡,含有与细胞来源相关的微小RNA以及蛋白等物质,可进入受体细胞内,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以及需要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与其来源细胞相似的功能。外泌体直径为100纳米左右,且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极易与表皮细胞融合,进而通过微小RNA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细胞的活性。
为了收集足够的外泌体,需要进行细胞扩大培养。但是,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会出现细胞衰老和生长缓慢的状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其中的蛋白质和微小RNA成分,导致其生物活性大大降低。
如何培养及获取高活性的外泌体,并利用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进而转化为安全、有效的产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外泌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护肤或生发类皮肤美容产品中的应用,并经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方法和产品效果的可靠性。下文将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外泌体组合物,其包括外泌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所述外泌体为单层细胞外泌体、细胞球外泌体、或二者的组合。所述单层细胞外泌体或细胞球外泌体来自成纤维细胞,毛囊乳突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以及皮肤、脂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层细胞外泌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成纤维细胞、毛囊乳突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或者皮肤、脂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低代数细胞的贴壁扩大培养,至细胞融合率达90%以上后,收集单层细胞外泌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细胞球外泌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经多次传代后呈现衰老表型的成纤维细胞、毛囊乳突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或者皮肤、脂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至超低吸附培养瓶中,培养成细胞球,收集细胞球外泌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方法收集单层细胞外泌体或细胞球外泌体:将单层细胞或细胞球置于无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上清液并除去细胞及其他杂质,得到单层细胞外泌体或细胞球外泌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层细胞外泌体或细胞球外泌体中均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和CD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成纤维细胞、毛囊乳突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或者皮肤、脂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低代数细胞的贴壁扩大培养,至细胞融合率达90%以上后,通过以下方法收集单层细胞外泌体:将细胞置于无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上清液并除去细胞及其他杂质,得到单层细胞外泌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经多次传代后呈现衰老表型的成纤维细胞、毛囊乳突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或者皮肤、脂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至超低吸附培养瓶中,培养成细胞球,通过以下方法收集细胞球外泌体:将细胞球置于无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上清液并除去细胞及其他杂质,得到细胞球外泌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梅,未经张新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