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快速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6644.3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杰;胡凯衡;乔贺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1/18;G08B31/00;H04W4/38;H04W4/90;H04W4/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张端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快速 预警系统 | ||
一种泥石流快速预警系统,包括:雨量采集单元,用于实时获取雨量数据;服务器数据中心,接收来自所雨量采集单元的雨量数据;服务端,通过串口透传的方式从服务器数据中心获取雨量数据,并根据雨量数据判断该场降雨是否可能会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并通过短信推送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客户端,通过定时查询的方式与服务器数据中心通讯连接,用于供用户查看历史雨量信息和当前降雨对应雨量I‑D曲线,并根据历史预警信息对设备部署地点的泥石流易发性进行判定,并发布预警信息。本发明根据降雨参数判断该场降雨是否可能会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并通过短信推送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根据系统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避灾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石流快速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法和与方法匹配的监测设备种类繁多。但在复杂山区的环境中,监测设备均要面临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复杂的监测设备在复杂山区泥石流监测的环境中显得华而不实。因此,需要发展一种简易化的泥石流预警设备。
降雨是激发泥石流的外部因素。国内外众多学者分析泥石流事件和其相对应的降水数据,构建基于降水参数的泥石流预警阈值或降雨组合参数的阈值曲线,而后借助雨量计的降雨数据实时监测,通过后台系统实时比对监测降水与构建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判定是否有泥石流发生。雨量计的维护成本相比于其他诸如视频、泥位计、土体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更低,且不容易被外部环境所破坏,因此属于一种简易化的泥石流预警装备。此外,由于雨量计仅仅通过比对实况降水与降雨参数阈值,无需复杂的非线性数值计算,因此可凭借此简易设备实现泥石流的快速预警。
但是,当前基于雨量计的泥石流统计预警模式存在如下缺点:
(1)雨量计依据统计模式构建的泥石流雨量阈值发布预警结果的误报率较高,可靠性低;
(2)基于统计模式构建的泥石流雨量阈值需要依赖大量的泥石流和降雨观测资料,而观测资料在某些泥石流除了匮乏以外,还存在观测数据可靠性的问题,影响所建阈值的可靠性;
(3)基于雨量计的泥石流预警后台算法缺乏对降雨场次的界定,无法考虑前期雨量对泥石流的影响。
为了解决基于雨量站的快速预警设备中存在的(1)和(2)两个缺点,申请人于2018年7月10日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747570.5公开了一种基于泥石流形成机理的泥石流I-D阈值曲线构建方法。
如何寻求基于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747570.5所公开的阈值曲线的应用出口,以解决基于雨量站的快速预警设备中存在的(3)的缺点,达到快速自动化的泥石流预警的目的,则是本项专利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快速预警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快速预警系统,包括:雨量采集单元,用于实时获取雨量数据;服务器数据中心,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来自所雨量采集单元的雨量数据;服务端,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从所述服务器数据中心获取雨量数据,并根据所述雨量数据判断该场降雨是否可能诱发泥石流,并通过短信推送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根据系统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避灾措施;客户端,通过定时查询的方式与所述服务器数据中心通讯连接,用于供用户查看历史雨量信息和当前降雨对应雨量I-D曲线,并根据历史预警信息对设备部署地点的泥石流易发性进行判定,并发布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雨量采集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降雨数据;微处理器模块,与所述雨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预定的时间间隔从所述雨量传感器中读取所述降雨数据,并在读取所述降雨数据之后将所述雨量传感器清零;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在读取所述降雨数据后将所述降雨数据推送给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降雨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数据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岸流预报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震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