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4908.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7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强;邓茹月;夏忠敏;丁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7/32 | 分类号: | B01F7/32;F26B21/0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粉 熟化 松散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包括恒温烘箱和一端开口的混料筒,恒温烘箱以内设置有机架,机架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送料机、传送机以及出料机,送料机包括送料布和若干个托辊A,托辊A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之上,送料布缠绕于托辊A外周面之上,传送机或出料机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若干个托辊B,托辊B两端设置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两条链条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载物钢丝,混料筒底部通过给料泵、送浆管将米粉浆料送入送料布上表面。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链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抖动使载物钢丝同时小幅度振动,使熟化中的米粉浆料不断松散,为后期对成品米粉进行合理的包装处理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米粉是人们常见的食品,现有的米粉加工一般是以米糠作为米粉生产原料,再配以大米、小麦淀粉等配料均匀拌和成米粉浆料,再通过高温熟化之间后制成米粉,一般选用高温水蒸汽作为高温热源与米粉浆料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米粉浆料熟化制成米粉,现有技术中的米粉熟化设备,一方面,由于米粉浆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分,另一方面,高温水蒸汽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经过高温水蒸气与米粉浆料的热交换之后,其中部分水分失去热能而冷凝为水,这些水分容易附着在半成品或成品米粉表面而使米粉粘结在一起难以分开,有时甚至形成了堆积,影响了成品米粉后期包装工艺的进行。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783609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米粉生产线和生产工艺,米粉生产线包括第一大米提升机、大米抛光机、比重除砂机、第二大米提升机、储米罐、射流洗米机、水米分离机、大米粉碎机、干粉风送机、和粉机、定量加水桶、粉团老化输送机、粉团供料机、粉团连续蒸煮设备、摆动散粉机、粉体老化机、粉体碎粒机、自熟机、挤丝机、粉丝老化机、定量切断机、折叠成型机、预干定型机、烘干机、风冷机及包装输送机。生产工艺包括大米至粉团过程、熟化输送、碎粒供料、熟化、摆动散粉、粉体老化、粉体碎粒、自熟、挤丝、粉丝老化、定量切断、折叠成型、预干定型、烘干、风冷及包装。采用该专利文献中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使米粉在熟化生产过程中充分散开,而采用了相应的摆动散粉机等机械装置,这些专门用于松散米粉的机械装置制作成本较高,众多中、小投资者难以承受,不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包括恒温烘箱和一端开口的混料筒,所述恒温烘箱以内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送料机、至少一层传送机以及出料机,所述送料机、出料机均延伸出所述恒温烘箱,所述送料机包括送料布和若干个托辊A,托辊A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之上,送料布缠绕于托辊A外周面之上,所述传送机或出料机包括若干个托辊B,托辊B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之上,托辊B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链轮,位于托辊B同一侧的所有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两条链条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载物钢丝,所述混料筒底部连接有给料泵,所述给料泵出口连接有送浆管,所述送浆管末端对准所述送料布上表面。
所述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换热管和热水箱,所述恒温烘箱左端作为进风口与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恒温烘箱右端作为出风口与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热水箱以内安装有加热管并且其外表面抵靠于换热管中部,所述加热管接入电源,所述换热管以内还设置有引风机,沿着所述换热管以内风的流动方向,所述引风机部署于所述热水箱之后。
所述米粉熟化松散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管电性连接。
所述送浆管中部还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末端对准所述混料筒筒口处。
所述三通接头与回流管末端之间、所述三通接头与送浆管末端之间均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载物钢丝均经过多次折弯,任意相邻两根载物钢丝折弯处彼此相互交缠在一起形成载物网孔。
所述载物钢丝外径为2m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4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