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角膜塑形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0181.X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曌;解江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G0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塑形镜 设计 方法 制造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其中,根据眼内散光的参数确定角膜塑形镜基弧区的形状参数,使由所述基弧区塑形后的角膜具有规定散光,该规定散光可与眼内散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能够补偿或者抵消眼内散光,提高人眼视力和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及其设计方法与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弧区具有散光塑形结构的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与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型角膜接触镜(简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可逆性的、非手术性屈光矫正产品,一般为几个同心的圆弧区共同形成的“逆几何”设计,具有基弧塑形区、反转弧区、定位区等区域,通过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在眼睑的作用力下压迫角膜,使佩戴者的角膜被塑造为规定的形态,矫正屈光不正。
角膜塑形镜的基弧区一般被设计为一个球形,具有设定的曲率半径,主要用于矫正近视。在专利文献1中提到一种基弧区具有多于一种曲率半径的角膜塑形镜,将角膜的光学区塑造为几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区域,使人眼同时具有多个焦点,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合并矫正老视。在专利文献2中提到一种基弧区非球面的角膜塑形镜,用于提供适合的周边离焦或像差。这些设计都旨在将角膜塑造为360度圆周方向回旋对称的面。在专利文献3中提到一种角膜塑形镜,其内表面从中心往周边分为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和周边弧区,所述的定位弧区为多区环曲面,这里将角膜塑形镜内表面的定位弧区设计成多区的环曲面,旨在使其与角膜之间的吻合程度提高,达到镜片定位居中的效果。
散光是一种人眼常见的低阶像差,对视力有直接影响,超过0.75D的散光就能使人眼分辨率急剧下降。人眼散光是因为不同经线上的曲率半径(屈光力)不同,通过人眼后不同经线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形成焦点),而是在空间形成互相垂直的两条焦线,这会造成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人眼作为一个光学系统,角膜与晶状体是两大屈光元件,人眼散光可能会由其中任一个屈光元件造成,或是几种屈光元件都具有散光。散光具有轴向,一般是指屈光力最大/最小方向和人眼水平方向的夹角。角膜和晶状体的散光可能是同向的,也可能是异向的。
具有散光的角膜佩戴角膜塑形镜后,中心光学区被塑造为回旋对称的面,如果佩戴者角膜具有散光,则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角膜散光被矫正。但如果佩戴者具有眼内散光,则佩戴角膜塑形镜后,眼内散光无法被矫正,仍然影响视觉质量,如果角膜散光方向与眼内散光方向原本是相反互补的,则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全眼散光会加大,使佩戴者视觉质量更差。目前的角膜塑形镜无法解决眼内散光的问题。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08008544A
专利文献2:CN106291977A
专利文献3:CN202453593U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弧区具有散光矫正作用的角膜塑形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角膜塑形镜可将角膜光学区塑造为规定的散光形态,补偿眼内散光,降低/矫正整眼散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所述角膜塑形镜具有在佩戴时面向人眼角膜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位于中心的基弧区,包括以下步骤:眼内散光获得步骤,获得眼内散光的参数;和基弧区参数确定步骤,根据所述眼内散光的参数确定所述基弧区的形状参数,使由所述基弧区塑形后的角膜具有规定散光,该规定散光能够补偿所述眼内散光。
采用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构思不同,并非尽量将作为塑形对象的角膜的散光消除,而是特意使角膜在塑形后具备一定的散光(即规定散光),通过主动地形成、控制这种散光而能够补偿甚至消除眼内散光的影响,从而,使整眼散光也呈可控状态,在塑形后降低或矫正整眼散光。
本发明优选,所述基弧区具有环曲面形状。
本发明优选,所述基弧区在圆周方向上以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