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和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0113.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刘超;张雨驰;孔建成;汪广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曼彻斯特 编码 直流 电源线 载波 通讯 方法 空调 | ||
一种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和空调,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其方法是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实现两个通讯模块之间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和供电,采用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的直流载波通讯方式,利用两根电源线实现了既供电又通讯,提高电缆利用率;取消了现有的通讯线,提高了空调装配效率,节省了成本;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实现直接在电源线上进行数字信号的传送,使直流传输过程中多“1”或多“0”的低频耦合、传输得以高速度、高数位和高可靠性的进行;并行处理数据,数据的收发同时进行,增强内外机通讯的时效性,保证空调的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和空调。
背景技术
通讯作为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高可靠性与高时效性对空调功能的实现及运行的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随着直流供电的发展,直流空调的应用逐渐广泛,内外机之间采取的直流供电方式使得传统的内外机零火线通讯方式不能满足其通讯需求,直流通讯方式应运而生,成为空调系统中研究的焦点之一。
然而,现有技术的通讯方式,一般是使用通讯线来实现数据通讯,同时,还需使用电源线来实现供电,电缆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该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可提高电缆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其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实现两个通讯模块之间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和供电。
第一优选方案,所述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实现两个通讯设备之间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的方法具体是:第一通讯模块的控制器发出原始标准信号,第一通讯模块的编解码模块读取原始信号后,经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和总线驱动器耦合到直流电源线上,直接将数字信号传输给第二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作为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在第二通讯模块的编解码模块中进行差分曼切斯特解码并还原成第一通讯模块的控制器发出的原始标准信号,并传输至第二通讯设备的控制器。
第二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编解码模块将原始信号耦合到直流电源线的方法具体是:
通过串并转换器将串行输入数据存入指定寄存器,其使用的时钟由模块中的时钟管理模块分频得到,将存入指定寄存器的的数据进行CRC校验,生成相应的CRC校验码,然后将添加校验码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一位低电平作为起始位,高电平为停止位,接着将编码好的数据添加同步头,最终经并串转换器输出,经耦合后由直流电源线传输。
第三优选方案,所述编码具体是:根据上一个码元的后半部分的值来确定本码元的编码状态。
第四优选方案,所述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对原始数据进行调制,若在信号位元的起始时改变了极性,则表示为逻辑“0”;反之若未改变极性,则表示逻辑“1”。
第五优选方案,所述差分曼切斯特解码并还原成第一通讯模块的控制器发出的原始标准信号,并传输至第二通讯设备的控制器具体是:对载波信号进行不断采样,当检测到同步头后确定编码的起始位置,接着对数据接收的同时也进行解码。
第六优选方案,所述解码的原则是:比较相邻两对编码后的前一对码元的后一位与后一对码元的前一位,若相同,则解码结果为“1”,否则为“0”。
第七优选方案,解码后,对数据进行CRC校验,用生成多项式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若结果为0,则数据传输正确,否则传输错误,需重传。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基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直流电源线载波通讯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