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真MVB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679.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二敬;吴培栋;李雪婧;白玉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mvb 方法 系统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仿真MVB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第一时间间隔,接收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组成socket数据包,按照第二时间间隔,经以太网发送socket数据包,按照第二时间间隔,接收经以太网发送的socket数据包,并将socket数据包分解形成第二数据,接收第二数据并缓存,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送第二数据。通过Socket和以太网模拟MVB传输,通过一台PC机即可实现设备软件程序的无差别数据传输模拟实验,通过PC机即可快速进行设备软件程序实时调试,提高了开发效率,降低了调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真MVB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TCN(列车控制通讯网络)规定列车通讯网络分为MVB(多功能车辆总线)和WTB(铰链式列车总线),MVB是总线拓扑结构,专用于车辆内部车载设备间通信,MVB进行数据传输时,总线设备以一定时间间隔输出数据,刷新端口,当其它总线设备需要此数据时,从相应端口读出即可。MVB的互操作性要求数据传输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实际的列控车载ATP设备间采用MVB通信方式,其特点为互换性和互操作性,设备间交互式数据传输有固定的数据端口,端口数据周期性刷新,总线设备通过读写端口实现通信和交互。
由于MVB的特点,多功能车辆总线在列控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中应用较为普遍,列控车载ATP在PC机调试过程中,从技术和成本上都很难使用真实的MVB总线;搭建MVB总线需要总线控制器、网关、转发器、连接器和端接器等一系列硬件支持,实验室环境下实现成本较高,现有基于MVB通信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这种场景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仿真MVB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提出的仿真MVB的方法,包括
按照第一时间间隔,接收第一数据;
将第一数据组成socket数据包;
按照第二时间间隔,经以太网发送socket数据包;
按照第二时间间隔,接收经以太网发送的socket数据包,并将socket数据包分解形成第二数据;
接收第二数据并缓存,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送第二数据。
优选地,Socket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子包,子包的包头写有源端口或目的端口的端口号;
基于端口号将socket数据包缓存进入相应的目的端口。
优选地,同时接收到多个第二数据,判断多个第二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目的端口缓存空间,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以下步骤,步骤包括:
没有大于多个目的端口缓存空间的情况下,多个第二数据同时缓存进入相应的多个目的端口;
大于多个目的端口缓存空间的情况下,多个第二数据分批缓存进入相应的目的端口。
优选地,socket数据包写有MVB标识。
优选地,接收第一数据后,将第一数据缓存。
优选地,第二时间间隔小于等于第一时间间隔。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仿真MVB的系统,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第一时间间隔,接收第一数据;
组包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组成socket数据包;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第二时间间隔,经以太网发送socket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