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膜层间组织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8714.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屈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宏波 |
主分类号: | A61F9/013 | 分类号: | A61F9/013 |
代理公司: | 32266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杆 折弯段 手柄 凹型缺口 操作区 分离钩 尾端 结膜 组织分离器 安全应用 结膜组织 双侧刀刃 眼科手术 角膜层 汤勺状 固接 出血 两边 损伤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膜层间组织分离器,包括手柄(1)、固接在手柄(1)两端的前分离杆(2)和后分离杆(3),所述前分离杆(2)顶端带有120~130°夹角的前折弯段(4),所述后分离杆(3)尾端带有140~160°夹角的后折弯段(5),所述前折弯段(4)的顶端为操作区(6),所述操作区(6)上设有凹型缺口(7),所述凹型缺口的两边呈双侧刀刃(8),所述后折弯段(5)的尾端带有分离钩(9),所述分离钩(9)呈扁平的汤勺状。本发明可对结膜进行安全分离,并且不损伤结膜组织,分离范围广,出血少,眼科手术中可以安全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膜层间组织分离器。
背景技术
屈光类手术在当前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飞秒激光的应用,使得屈光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有了更大的提高,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术中并发症的处理成为决定手术成功的最关键的一步,而处理并发症所使用的器械也成了手术医生的最后手段。
飞秒激光术中的并发症里,经常会出现的就是由于激光能量障碍引起的角膜组织分离不全,甚至会出现岛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蒂”,这时候如果不能完好平滑的分离这个“蒂”,手术将无法进行。然而在目前眼科器械中,尚没有专门的器械针对此类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适应现实发展,补充眼科手术器械领域的需求,而提供一种角膜层间组织分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角膜层间组织分离器,包括手柄、固接在手柄两端的前分离杆和后分离杆,所述前分离杆顶端带有120~130°夹角的前折弯段,所述后分离杆尾端带有140~160°夹角的后折弯段,所述前折弯段的顶端为操作区,所述操作区上设有凹型缺口,所述凹型缺口的两边呈双侧刀刃,所述后折弯段的尾端带有分离钩,所述分离钩呈扁平的汤勺状,边缘打磨圆滑。
优选地,所述前分离杆和后分离杆的长度范围为1.2~1.8厘米,所述前折弯段和后折弯段的长度范围为1~1.4厘米。
优选地,所述操作区的宽度范围是0.5~1.2毫米,长度范围是1.0~1.8毫米。
优选地,所述分离钩的宽度范围是0.3~1.0毫米,厚度范围是0.2~0.5毫米。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长度范围为4~6厘米。
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呈弧形结构,所述双侧刀刃为长方形刀刃或长边朝外的梯形刀刃。
优选地,所述前分离杆和所述后分离杆分别与所述手柄通过同轴插接、螺接或者一体成型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折弯段和后折弯段的表面粗糙度均小于0.2。
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和所述分离钩均为不锈钢质地。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滚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可对结膜进行安全分离,并且不损伤结膜组织,分离范围广,出血少,眼科手术中可以安全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操作区的俯视图;
图3分离钩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1-3标记含义如下:1-手柄,2-前分离杆,3-后分离杆,4-前折弯段,5-后折弯段,6-操作区,7-凹型缺口,8-双侧刀刃,9-分离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另外,本发明“顶端”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尾端”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宏波,未经屈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利于慢性泪囊炎鼻泪管吻合时间的眼科钩状缝合针
- 下一篇:一种耳朵清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