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路面裂缝的防水灌缝砂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88694.7 申请日: 2019-10-17
公开(公告)号: CN111662059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5
发明(设计)人: 秦国新;梅东林;梅杰;戴学五;焦宝祥;巫业磊;焦淼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6 分类号: C04B28/06;C08L95/00;C08L23/08;C08L9/08;C08L53/02;C08L33/04
代理公司: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代理人: 李琰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路面 裂缝 防水 砂浆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路面裂缝的防水灌缝砂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为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胶,A组分为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80%‑95%阳离子乳化沥青,4.5%‑18%水性聚合物改性剂,余量为岩沥青粉;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19%‑36%快速固化剂、27%‑67%细集料、1‑4%废橡胶粒子、0.2%‑0.4%流化剂和余量的水。A组分与B组分重量比例为1:0.5‑1.2。本发明所述的灌缝砂浆,具有适宜的破乳时间,绿色环保,常温施工,操作简便,硬化速度快,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括沥青、水泥的复合材料及砂浆等的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水灌缝砂浆。

背景技术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最易发生和早期产生的病害之一,它伴随着道路的整个使用期,并随着路龄的增长而加重。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路面水会下渗进而浸泡路面结构层,降低路面承载力。一方面水使沥青粘附性减少,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劲度减少,并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另一方面在雨季,路面裂缝中的自由水,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当大的动水压力,压力水不断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细料,细料浆被逐渐压挤出裂缝,形成沥青面层裂缝处的唧浆,细料浆一旦被唧出,沥青面层就会沿着裂缝产生下陷现象,同时在裂缝的两侧引起新的裂缝,导致路面裂缝两侧破碎,并逐渐引发路面大面积损坏,最终严重地影响车辆的行驶质量与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了提高路况质量,必须加强路面的及时养护,尤其是路面早期裂缝的防治。对微、小、中裂缝,可以开槽清缝和压力灌注密封胶进行灌缝。对于危害更大的路面大裂缝,则一般采用灌缝剂进行修补。因此,灌缝砂浆在公路养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决定了裂缝的修补效果及路面修复后的寿命。

现有技术中沥青路面大裂缝修补技术和材料主要包括热沥青再生修补工艺、热熔性有机灌缝胶工艺、乳化沥青及砂浆灌缝、环氧胶凝剂灌缝等。由于乳化沥青及砂浆价格低廉,节能环保,使用方便,将会成为应用最多的主流裂缝修补材料。

乳化沥青及其砂浆,流动度可调、灌入率高,但是也存在硬化慢、收缩率大、粘结力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多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增强粘结力,用水泥促进其固化,形成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灌缝砂浆。公开号CN1962526A(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道路聚合物灌缝材料”用聚乙烯醇改性乳化沥青,再用水泥及石灰促进硬化;该聚合物灌缝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大于0.88MPa。公开号CN103570334A(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沥青路面快速冷补修复方法及其应用”公开的修复材料以磷酸镁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用水溶性聚氨酯和乳化沥青进行改性;但是该材料硬化凝固速度过快,施工时间过短。公开号CN105503084A(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披露了以SBS胶乳改性剂改性乳化沥青,从而提供一种耐高温的灌缝砂浆。公开号CN103613333A(公开日2014年3月5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用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树脂来改性乳化沥青,然后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膨胀剂作为固化剂,得到的沥青基符合材料抗压强度大于2MPa,实干时间为4-7小时。虽然现有技术已经出现了用不同的改性剂来改性乳化沥青,从而改善砂浆的硬化速度和粘结力。

尽管现有技术可以提供多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灌缝剂,但是这些冷灌缝剂多以通用型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固化剂,其碱度高,与工程中常用的阳离子乳化沥青相容性差。因此容易出现砂浆的破乳不易控制,浆体粘度增加较快,灌注操作时间较短等问题。另外,乳化沥青及其改性剂常常抑制通用型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导致砂浆硬化速度不能满足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因此,仍需寻找新的配方以改善路面裂缝灌缝剂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