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口腔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5167.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扬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光谱 口腔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口腔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涉及口腔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手持终端及分析展示终端,其中:手持终端包括近红外光谱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分析展示终端包括云端分析系统、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显示器;所述云端分析系统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块。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口腔内的近红外特征光谱信息;对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云端分析系统;接收云端分析系统反馈的分析信息并显示。本发明通过手持终端对患者口腔内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云端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口腔内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与模块内部模型进行匹配,辅助口腔病情的诊断,方便、高效、准确、不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口腔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健康包括牙齿、牙龈、颌骨等口腔内所有组织无损伤并保持着正常状态,可以完成正常功能。人们常常忽略口腔不健康所带来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口腔内肿块或起泡会导致口腔癌、牙龈有问题的病患心脏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可以用于口腔检测,辅助医生对病患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之间的电磁辐射波,美国材料检测协会将近红外光谱区定义为780-2526nm,是人类在吸收光谱中发现的第一个非可见光区。近红外光谱区与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震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的吸收区一致,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再利用特征分析方法对光谱进行鉴别,可以得到样品中成分、含量等特性,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具有方便、高效、准确、不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口腔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手持终端对患者口腔内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云端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口腔内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与模块内部模型进行匹配,辅助口腔病情的诊断,方便、高效、准确、不影响人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口腔分析系统,包括手持终端及分析展示终端,其中:
手持终端包括近红外光谱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
近红外光谱模块用于采集近红外特征光谱信息;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传输至分析展示终端;
分析展示终端包括云端分析系统、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显示器;所述云端分析系统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块;
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口腔内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与模块内部模型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显示器;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手持终端传输来的信息,并分发至云端分析系统,随后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显示器,所述分发即按照信息标识,发送至云端分析系统的对应模块;
显示器用于显示各项分析出的信息。
通过手持终端对患者口腔内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云端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口腔内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与模块内部模型进行匹配,辅助口腔病情的诊断,方便、高效、准确、不影响人体健康。
优选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气味传感模块,气味传感模块用于识别口腔内的气味信息特征,记录气味信息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传输至分析展示终端;
所述云端分析系统还包括气味分析模块,气味分析模块用于对不同的气味样品进行检测、区分和辨识,并将信息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扬,未经杨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轴角度调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接观测纳米粒子对爆轰极限影响的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