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内部毛绒杂质来降低牵伸不匀的并条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2001.3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飞 |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22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内部 毛绒 杂质 降低 牵伸 并条 | ||
本发明涉及纺纱织造装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少内部毛绒杂质来降低牵伸不匀的并条机,所述螺旋块的最底端于滚动轴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板,弹力板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推板的内端,推杆的外端延伸至滚动轴的左端贯穿转轴。通过被扎杆刮除的毛绒杂质被挤压至底端的漏斗处,并且从此处漏出至底部推板处,推板处的毛绒杂质积累过多时会受到上端螺旋块的挤压,内部的有限空间会挤压到弹力板的前端,由于上下两端的转动使其后端产生一定的弹力,将推板间断性的向外弹出,将内部的毛绒杂质从滚动轴的前端口处弹出,顺利将滚动轴内部的毛绒杂质顺利带出,不会影响牵伸机构的操作,避免出现卡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织造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内部毛绒杂质来降低牵伸不匀的并条机。
背景技术
在纺纱的过程中,对纱线纤维的内部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可提高纱线长度和粗细的均匀度,为使其纤维的均匀细度能够符合规定,需要借助并条机将纱线由喂入部位传送至牵伸部位,由牵伸部位将条子内部的纤维伸直拉平,避免其内部的缩紧处的纤维扭结成小团块,且有多余的弯钩,以方便后期的处理。
纱线条在牵伸机构内部进行拉伸后,再传送至下一个阶段进行并条,在传送的过程中,刚经历过拉伸状态之后的条子会有多余的纤维飞起,由于滚动轴转动时会将其纤维吸入滚动轴转动的中心轴中,且无法自动传出,卡住的纤维会影响牵伸机构的正常工作,出现卡顿,导致纱线牵引不均匀,同时会影响牵伸机构控制纤维的力度,使其不能够均匀拉伸,容易被裹入纱结,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并条机牵伸机构能够均匀操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内部毛绒杂质来降低牵伸不匀的并条机,包括后档板,所述后挡板的前端二分之一处固定连接有针杆,后挡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滚动轴,滚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线条,线条的底端向下延伸至盛放仓处,所述滚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内端,支撑杆的外端与旋转杆的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内端的轴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与主轴的右端固定连接,且中心轴于支撑杆的内端轴中心处向外延伸贯穿支撑杆与扎杆套固定连接,在滚动轴转动时,其内部的扎杆套保持禁止的状态,随着旋转杆的不停转动,扎杆套的底部所刮去的毛绒杂质将会累计从底部送出。
优选的,所述扎杆套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粘棉层,扎杆套的底端左侧呈方形框架,框架内圈固定连接于扎杆的内侧,在上端粘棉层的上端吸附了足够多的毛绒杂质之后,受外圈滚动轴逆时针转动的风力影响使其转动,会使其开始受重力的影响逆时针转动至底部,粘棉层的内部会穿过扎杆之间的尖端处,滚动轴在转动期间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将给粘棉层一定的抖动力,使其能够在扎杆尖端处慢慢将毛绒杂质挑出,掉落至底部,粘棉层的内部弹性连接于拉伸弹簧的外端,拉伸弹簧的内端固定连接于主轴的外侧,当粘棉层处所附着的毛绒杂质被清除干净之后就失去了下垂的重力,被内部的拉伸弹簧弹回原处。
优选的,所述滚动轴的外圈壁开设有吸入孔,滚动轴的内侧夹层附着有夹层,夹层处贯穿有漏斗,位于漏斗之间的空处固定连接有螺旋块,滚动轴转动期间通过吸入孔将毛绒杂质吸入至内部夹层处,通过滚动轴的转动可将上端掉落的毛绒杂质成功输送至漏斗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旋块的最底端于滚动轴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板,弹力板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推板的内端,推杆的外端延伸至滚动轴的左端贯穿转轴,漏斗底部被输送出的毛绒杂质通过内部的滚动糅合在一起会增加其密度,掉落在推板上端,挤压到一定量时,由于滚动轴夹层的转动会使其螺旋块摩擦底部的毛绒杂质,挤压到一定容量时会将弹力板向后端挤压,弹力板受到挤压的力会向外反弹,将推板的内端向外弹出一定的距离,使推板内部的毛绒杂质在弹出时被震动送出。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内部毛绒杂质来降低牵伸不匀的并条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飞,未经徐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