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1003.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石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俊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17/14;A61P25/00;A61P25/20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寒祛湿 通经 活络 醒脑 明目 外用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调理头部气血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用于头部或/和面部,其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皂角80‑100份、侧柏叶70‑100份、茯苓80‑100份、羌活80‑100份、甘草85‑90份、两面针80‑150份、假茉莉70‑140份、桂枝50‑110份、凤仙透骨草60‑120份、满山香70‑100份、艾叶150‑230份、怀牛膝100‑140份、菟丝子80‑120份、墨旱莲80‑100份、当归80‑100份、薄荷30‑60份、丝瓜络80‑100份、制首乌100‑150份、天麻60‑90份。本发明外用中药组合物配合木梳沿头部督脉由上到下开始梳刷,起到按摩疏通经络的作用;热敷眼部,用带药汤的热毛巾熏蒸双眼及面部肌肤,达到明目润肤的作用,缓解眼周围的疲劳及增强血液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失眠,多发性脱发,神经衰弱,目眩,头晕,精神萎靡不振,感觉总睡不醒,三叉神经痛及以上症状,头皮起屑、头发干枯开叉、脱发、掉发等,中医认为头部湿寒侵蚀严重,治疗於堵,气血无法正常运行。造成头部气虚血亏,营养供给差,长期的经络不通出现寒湿积累越来越严重,头部出汗也是凉汗,没有热汗,记忆力下降,整个头部微循环出现了问题,严重后还会造成血压增高,血栓的形成等,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用于头部或/和面部,其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
皂角80-100份、侧柏叶70-100份、茯苓80-100份、羌活80-100份、
甘草85-90份、两面针80-150份、假茉莉70-140份、桂桂50-110份、
凤仙透骨草60-120份、满山香70-100份、艾叶150-230份、怀牛膝100-140份、
菟丝子80-120份、墨旱莲80-100份、当归80-100份、薄荷30-60份、
丝瓜络80-100份、制首乌100-150份、天麻60-90份。
进一步的,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皂角90份、侧柏叶85份、茯苓90份、羌活90份、甘草88份、两面针115份、假茉莉105份、桂枝80份、凤仙透骨草90份、满山香85份、艾叶190份、怀牛膝120份、菟丝子100份、墨旱莲90份、当归90份、薄荷45份、丝瓜络90份、制首乌125份、天麻75份。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头部,采用泡蒸头部,将配制好的药包放入60升加热筒内,加3升水,通电加热,烧开后5-20分钟,再加入清水,水温保持在40℃,即可用来泡头、洗发用,可使用市售的恒温加热桶,若温度不足40℃时,会自动加温。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头部及面部,采用按摩头部,用熬制好的药汤配合按摩木梳沾药汤从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肝胆经、三焦经依次梳刷头皮及发根部位,保持一梳子沾一次药汤;同时用沾湿药汤的热毛巾敷于眼部,起到药物熏蒸眼部,热敷眼部,促使眼部微循环的快速运行,调节眼周围血液循环。
上述原料的药理作用:
(1)皂角:【性味】温;辛。【归经】肺经、大肠经。【功效】祛风痰,除湿毒,杀虫。治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
(2)侧柏叶:【性味】寒;苦、涩。【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功效】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3)茯苓:【性味】平;甘、淡。【归经】心经、肺经、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俊峰,未经石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