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7837.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永亿(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天线 包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该双极化天线振子采用金属反射板、双极化辐射板及引向辐射板三层组合,且使用45°折叠偶极子以对角组阵的方式,一方面提高+45°极化馈电端口与‑45°极化馈电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另一方面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进而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仅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基站不断趋向小型化,基站天线需要在越来越小的空间里满足增益的需求。一般常见单个双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是8dBi 左右,如果要达到10dBi的增益,则需要两个振子组阵,这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的尺寸也比较大,不能满足日趋小型化的基站对天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但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包括:
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
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
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
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二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引向辐射板呈方形,所述引向辐射板的四个角上各设有所述引向辐射片,各所述引向辐射片折叠成9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有第一凹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有第二凹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周围设有侧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金属反射板长100mm、宽100mm、厚12mm。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天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由于采用金属反射板、双极化辐射板及引向辐射板三层组合,且使用45°折叠偶极子以对角组阵的方式,一方面提高+45°极化馈电端口与-45°极化馈电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另一方面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进而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仅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
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由于在引向辐射板的各个角上设置引向辐射片,各引向辐射片折叠成90°设置,不仅具有引向的作用,提高天线的增益,而且可以增加天线的共振点,扩展天线的工作带宽。
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各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置凹槽,可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使天线的应用场景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永亿(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永亿(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