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7629.4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州鼎力杆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月婷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抗硫酸盐侵蚀 粉煤灰 粗骨料 减水剂 细骨料 引气剂 矿粉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混凝土坍落度 混凝土布料 混凝土泌水 硫酸盐侵蚀 体积稳定性 水泥 传导系数 制备工艺 方便性 均质性 热扩散 可塑性 高抗 抗折 离析 配方 水源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粗骨料、水、减水剂和引气剂,所述水泥的用量为420kg/m3,所述粉煤灰的用量为40kg/m3,所述矿粉的用量为30kg/m3,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638kg/m3,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1218kg/m3,所述水源的用量为138kg/m3,所述减水剂的用量为3.43kg/m3,所述引气剂的用量为0.0343kg/m3,本发明中,创造性提供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配方及制备工艺,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硫酸盐侵蚀性,可以增加混凝土布料的方便性,而且改善混凝土坍落度、流动性和可塑性,减少混凝土泌水和离析,提高混凝土的均质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混凝土的热扩散及传导系数降低,提高了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通常是以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通过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具有易成型、能耗低、耐久性好、价格便宜以及与钢材结合可制成各种承重结构的优点,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既是一个大陆性典型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岸带以及跨海大桥的建设,另外,在我国西部地区如青海、新疆等省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岩盐、芒硝、石膏等可溶盐,S042-浓度非常高,硫酸盐侵蚀问题是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且在不同地域和气候下,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硫酸盐侵蚀,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也是影响因素最复杂、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腐蚀,因此,对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种类很多,配制方法也很多,但技术上都存在诸多现实的技术问题,一是现有技术的配制组分较多,配制方法相对繁琐,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现有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中需采用多种掺合料和多种外加剂复配,外加剂大多为萘系,减水效果不够理想,且不具备引气功能,而且大多情形为多种外加剂的复配,容易出现复配过程的不相容性,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损伤,此类外加剂在温度低时会大量结晶,技术上存在较多缺陷,不具备普遍推广应用价值;三是现有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方法中的水泥用量相对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具备较好的经济性,直接影响到推广应用;四是现有技术中抗硫水泥仅能抵抗浓度在2500mg/L以下SO42-侵蚀,而高抗硫水泥也仅能抵抗浓度在8000mg/L以下SO42-侵蚀。目前现有技术中还不能解决抵抗浓度在8000mg/L以上SO42-侵蚀现有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专利主要针对铁路接触网支柱用混凝土和混凝土电杆(支柱),主要应用于新疆等抗硫酸盐侵蚀严重的地区,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创造性提供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减少配方组分,简化配制方法,降低配制成本,通过工程应用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粗骨料、水、减水剂和引气剂,将上述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混合搅拌。
优选的,所述水泥的用量为320-520kg/m3,所述粉煤灰的用量为30-50kg/m3,所述矿粉的用量为20-40kg/m3,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538-738kg/m3,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1018-1418kg/m3,所述水源的用量为98-178kg/m3,所述减水剂的用量为2.43-4.43kg/m3,所述引气剂的用量为0.0243-0.0443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州鼎力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巴州鼎力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