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306.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田甜;曹宇轩;马丹;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六厂 |
主分类号: | B23B5/06 | 分类号: | B23B5/06;B23B5/08 |
代理公司: | 1101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03703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阀弹簧 针阀 安装轴颈 针阀偶件 耦合轴 车削 精密 大长径比 支撑架 减小 热处理 工艺要求 加工位置 精密车削 三爪夹盘 一次完成 纵切机床 变形量 测量针 切削液 时针阀 硬车削 针阀轴 切削 成形 颈沿 托举 轴颈 跳动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其过称为:针阀偶件粗加工成形在纵切机床一次完成,热处理后将针阀偶件夹实于精密三爪夹盘测量针阀跳动摆差;根据针阀中颈、车削针阀弹簧安装轴颈、针阀弹簧座耦合轴颈沿针阀偶件长度方向的位置,利用微型精密支撑架托举针阀中颈,车削针阀弹簧安装轴颈直径至指标尺寸,然后移动微型精密支撑架至针阀弹簧安装轴颈,依次车削针阀弹簧座耦合轴颈直径、针阀中颈直径至指标尺寸。本发明通过改变切削时针阀轴颈的加工位置,减小大长径比针阀轴向变形量,通过高速硬车削避免切削液的使用来减小环境污染,满足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共轨喷油器针阀耦合轴颈加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是采用在精密外圆磨床上对针阀耦合轴颈进行半精磨削,磨削时为尽量减小作用于材料的磨削抗力导致的变形,只能分多刀进行磨削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检测尺寸并随时调整磨削进刀余量保证加工精度。同时,由于高压共轨喷油器器采用大长径比无回油针阀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针阀导向轴采用三棱结构,长度88.1mm,针阀弹簧安装轴颈Φ2.8mm0-0.03,中颈Φ4.5mm±0.03,长径比分别为31/19.5倍。针阀半精磨削后的变形量通过在0.01mm-0.02mm左右,对精磨加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在粗磨/半精磨后需要进行校直处理,减小零件的变形量,导致针阀加工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解决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半精磨削加工效率低,工序长、磨削加工变形量大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针阀偶件粗加工成形
针阀偶件粗加工成形在纵切机床一次完成,热处理后将针阀偶件夹实于精密三爪夹盘测量针阀跳动摆差;
第二步:车削加工针阀中颈、针阀弹簧安装轴颈、针阀弹簧座耦合轴颈的直径达到指标要求
根据针阀中颈、车削针阀弹簧安装轴颈、针阀弹簧座耦合轴颈沿针阀偶件长度方向的位置,利用微型精密支撑架托举针阀中颈,车削针阀弹簧安装轴颈直径至指标尺寸,然后移动微型精密支撑架至针阀弹簧安装轴颈,依次车削针阀弹簧座耦合轴颈直径、针阀中颈直径至指标尺寸。
其中,所述第二步中,车削时采用45°外圆车刀,刀片采用PCBN刀片。
其中,所述刀片角度分别为:前角-6°,刃倾角-6°,主偏角45°。
其中,所述刀尖的圆弧半径为rε=0.8mm。
其中,所述车削加工时采用硬车削。
其中,所述车刀安装主轴切削转速为200m/min,进给量为0.02-0.05mm/r,切削深度为0.05mm。
其中,加工后所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轴颈跳动≤0.03mm。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绿色精密车削方法,利用车削大长径比针阀耦合轴颈加工代替粗磨/半精磨加工,通过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流程,改变切削时针阀轴颈的加工位置,减小大长径比针阀轴向变形量,通过高速硬车削避免切削液的使用来减小环境污染,并选用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合理的切削参数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满足了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高压共轨喷油器针阀耦合轴颈加工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六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