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模块化快速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4716.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猛;付威;李小平;何自平;张雄伟;张经纬;杨佳乐;毕晓波;张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17/04;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结构 钢筋 骨架 模块化 快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模块化快速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梁钢筋骨架的节段划分、结构梁钢筋骨架预制、结构梁钢筋骨架吊装、结构梁钢筋骨架下放和旋转、结构梁钢筋骨架连接等步骤;本发明首先利用BIM技术结合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实际位置关系建立三维实景模型,模拟结构梁钢筋骨架吊装拼装过程,合理的对结构梁钢筋骨架进行节段划分,确保吊装顺利;通过预制胎架能够提前在地面上分节段预制结构梁钢筋骨架,不占用主线施工工期,实现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快速施工。本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深基坑有限空间内结构梁施工进度慢的问题,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工效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梁钢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模块化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深基坑结构梁钢筋施工方法是底板垫层及防水施工后,直接在坑底进行现场绑扎作业,需要架设临时支撑,预留人工操作空间,然后绑钢筋、落梁、调整及对位连接等。受围护结构及内支撑体系影响,坑内作业空间有限,传统施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钢筋安装须在防水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二是现场钢筋安装时受工序之间交叉施工影响,底板部分钢筋需在梁体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工序时间较长,无法快速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延长基坑暴露时间,增加安全隐患;三是现场钢筋安装质量低,钢筋间距、保护层、钢筋连接等精度难以控制;四是为满足底板下翻梁钢筋安装操作空间,沟槽开挖需加宽,造成混凝土浪费。综上所述,为确保基坑安全稳定,遵循“快速见底、快速封底”的基坑施工原则,必须加快底板结构梁钢筋工程施工,尽早完成底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模块化快速施工方法,以加快深基坑结构梁施工进度、提高安全质量及节约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模块化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结构梁钢筋骨架的节段划分:钢筋骨架预制前利用BIM技术结合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实际位置关系建立三维实景模型,模拟结构梁钢筋骨架吊装拼装过程,合理的对结构梁钢筋骨架进行节段划分;
(2)结构梁钢筋骨架预制:完成预制胎架的拼装,通过预制胎架按步骤(1)中设计的结构梁钢筋骨架的节段进行预制结构梁钢筋骨架;
(3)结构梁钢筋骨架吊装:在结构梁钢筋骨架弯矩最小的地方设置吊点,保证结构梁钢筋骨架在最不利工况下变形最小,通过吊车转运结构梁钢筋骨架至基坑内;
(4)结构梁钢筋骨架下放和旋转:在基坑中将结构梁钢筋骨架下放至防水保护层上方5-10cm,使结构梁钢筋骨架悬空,人工辅助旋转,实现基坑内结构梁钢筋骨架精准定位;用BIM技术模拟各节段结构梁钢筋骨架下放碰撞和旋转情况;
(5)结构梁钢筋骨架连接:结构梁钢筋骨架下放完成后,采用套筒将各节段进行连接。
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所述深基坑有7层钢支撑,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实景模型。
进一步方案,步骤(2)中,所述预制胎架包括胎架主体,所述胎架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操作平台;预制胎架还包括用于将材料运送至操作平台上的自动提升上料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结构梁钢筋尺寸的多组调节定位卡具;所述调节定位卡具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下层卡具和位于下层卡具上方的上层卡具,所述上层卡具与胎架主体拆卸式连接;所述下层卡具和上层卡具的顶面均卡接有主筋间距定位卡具。通过该预制胎架能够提前在地面上分节段预制结构梁钢筋骨架,不占用主线施工工期,实现深基坑结构梁钢筋骨架快速施工。同时提高安装精度,降低操作难度,且避免传统工艺底板下翻沟槽加宽开挖,造成的混凝土浪费,节约成本。
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结构梁钢筋骨架吊装过程中同时采用Midas civil结构计算软件计算得出各钢筋变形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
- 下一篇: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