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止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961.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3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华;刘月兰;费奎琳;曾婵娟;盘丽娟;夏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8;G06K7/1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许新蕊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止血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止血钳,包括:钳夹(1)、钳杆(2)、手柄(3)、电子标签(5);在钳杆(2)的表面开设一个容纳电子标签(5)和保护树脂(6)的空间;电子标签(5)设置在该空间内。电子标签(5)包括第一辐射单元(51)、第二辐射单元(52)、RFID芯片(53)、第一缝隙(54)、第二缝隙(55)、第三缝隙(56)、基板(512)。本发明将电子标签设置在止血钳上,将止血钳和电子标签一体化,使得电子标签内的数据能够通过RFID读写器获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止血钳。
技术背景
临床手术中通常需要智能止血钳来防止病人失血过多。目前常见的智能止血钳是止血钳,例如局部血管的弯头止血钳、直头止血钳、卵圆钳等。止血钳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或者纸质标签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完全由人工实施资产管理,因此效率不高,所能管理的数量规模也很小。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目前很多医院的医疗器械仓库管理的数据资料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数据系统管理,但数据还是采用先纸张记录,再手工输入计算机的方式进行采集和统计整理。医院病区医疗器械的管理目前依然停留在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在每天下班前对病区内的在用和闲置的医疗器械进行清点核对,清点主要方式是临床医护人员找到每一个医疗器械并与医疗设备清单表逐一核对来完成清点,并在医疗器械记录本上填写相关记录。这种传统的数据录入速度慢、准确率低,且纸质标签容易受环境污损。因此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各种品目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影响了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运行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将电子标签作为智能化库存管理的工具。然而这些电子标签通常基于偶极形式,仅能用于汽车玻璃、纸盒等非导电的材料。当待管理的物品为体积较小的金属部件时,通常采用外挂标签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外挂标签容易因人的失误混淆,外挂的标签在金属环境下读取距离锐减,甚至读取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智能止血钳,将电子标签和止血钳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合理设计电子标签的形式使得电子标签内的数据能够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被RFID读取器读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止血钳,包括:钳夹1、钳杆2、手柄3、手柄固定夹齿4、电子标签5;在钳杆2的表面开设一个容纳电子标签5和保护树脂6的空间。电子标签5设置在该空间内。
电子标签5沿钳杆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钳杆2形成的容纳电子标签5和保护树脂6的空间的内壁间隔距离h。保护树脂6的上表面与钳杆2的表面齐平。
电子标签5包括第一辐射单元51、第二辐射单元52、RFID芯片53、第一缝隙54、第二缝隙55、第三缝隙56、基板5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电子标签设置在止血钳上,将止血钳和电子标签一体化,使得电子标签内的数据能够通过RFID读写器获取。并且针对止血钳的金属材质为其设置了独特的电子标签形式,从而能够在止血钳上的较小空间内设置电子标签而不影响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止血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止血钳的钳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止血钳
- 下一篇:一种输尿管封堵取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