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0701.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鹏;赵晨炜;薛凯;周海亮;卫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功能模块 减振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及使用方法,两个减振器弹性元件安装在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轴肩两侧,吸收从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传递过来的部分能量,降低传递到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上的振动量级。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和设备箱体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与功能模块通过螺母固定在一起。水平和垂向振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减振器弹性元件和第二减振器弹性元件的变形吸收振动能量进而起到功能模块的减振作用,提高其上功能模块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可实现航空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各组成零部件不会松散开导致减振失效减振器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及使用方法,以满足航空电子设备内部功能模块的减振作用,提高功能模块的工作可靠性。
背景技术
航空电子设备在使用中内部模块要经受各种振动载荷冲击,为了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进而需要设置减振器。但是由于受机上安装空间限制有些航空电子设备无法在外部设置减振器,而现存的内部功能模块用减振器由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16第二阶梯轴、橡胶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7第二阶梯轴和第二阶梯轴第二阶梯轴18第二阶梯轴组成,使用过程中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16第二阶梯轴和第二阶梯轴第二阶梯轴18第二阶梯轴容易从橡胶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7第二阶梯轴内分离松脱导致减振功能失效。亟需一种新的航空电子设备内部功能模块用减振器结构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及使用方法,以满足功能模块减振功能的同时,各组成零部件不会松散开导致减振失效减振器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
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第一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9第二阶梯轴、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0第二阶梯轴、减振器端盖第二阶梯轴12第二阶梯轴、第二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1第二阶梯轴、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钢圆片第二阶梯轴13第二阶梯轴、螺钉第二阶梯轴14第二阶梯轴和螺母第二阶梯轴1第二阶梯轴;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为中部大于两端的圆形台阶结构,中心为螺钉第二阶梯轴14第二阶梯轴穿过的通孔;第一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9第二阶梯轴和第二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1第二阶梯轴位于两端的圆形台阶结构,且尺寸吻合;凹形结构的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0第二阶梯轴位于两个弹性元件的外侧,开口为下端且设有减振器端盖第二阶梯轴12第二阶梯轴;位于上端的第一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9第二阶梯轴的高度大于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上端的凸台,使得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与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0第二阶梯轴之间形成空隙;下端的第二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1第二阶梯轴与减振器端盖第二阶梯轴12第二阶梯轴平齐;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穿过减振器端盖第二阶梯轴12第二阶梯轴中心通孔,端头设有钢圆片第二阶梯轴13第二阶梯轴。
所述钢圆片第二阶梯轴13第二阶梯轴与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
一种所述电子设备内功能模块的减振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5第二阶梯轴与设备箱体第二阶梯轴8第二阶梯轴通过螺钉第二阶梯轴14第二阶梯轴固定在一起,第一减振器刚性零件第二阶梯轴10第二阶梯轴与功能模块通过平垫第二阶梯轴3第二阶梯轴、弹垫第二阶梯轴2第二阶梯轴、螺母第二阶梯轴1第二阶梯轴固定在一起;当水平和垂向振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9第二阶梯轴和第二减振器弹性元件第二阶梯轴11第二阶梯轴的变形吸收振动能量进而起到功能模块的减振作用,提高其上功能模块元器件第二阶梯轴6第二阶梯轴的工作可靠性。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大数据占据面积检测平台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体轮廓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