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501.3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邬政付;黄海平;李颖;王玉林;李正胜;王叶;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11362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胃炎 胃溃疡 砂仁 服用方便 健胃醒脾 有效治疗 麸炒白术 鸡内金 止痛 陈皮 理气 制备 痛苦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由麸炒白术、陈皮、砂仁及鸡内金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健胃醒脾、理气降逆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经济实惠、服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本病无典型及特异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或疼痛、嗳气等,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发病率极高,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90%以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中医典籍中并无“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名记载,临床均以上腹疼痛、嗳气等为主要症状,故将其归属为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古典医籍对“胃痛”的论述较多,自《黄帝内经》开始即有关于“厥心痛”的内容,《灵枢·厥病》曰:“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又云:“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至《金匮要略》,张仲景将胃脘部称为心下、心中,将胃病分为痞证、胀证、满证与痛证,对后世很有启发。如“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综上,古代文献中所述胃脘痛常以“心痛”代之,当与现世之“胃痛”、“心痛”区分开来。痞满作为一种自觉症状始见于《内经》,《内经》有“否”、“满”、“否满”、“痞塞”之称,并初步阐述了该病的病因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真满痞塞。”将痞满作为独立病证论治者,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痞证的症状表现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按之自濡,但气痞也”,以泻心汤治疗胃痞,开创了辛开苦降的治法先河,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效法。明清时期医家对痞满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进行深入探讨,张景岳首先将痞满辩虚实,《景岳全书·痞满》云:“痞满一证,大有疑辩,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发病率较高、病情迁延等特点,历代医家研究甚多。
因此,发明一种疗效显著,具有健胃醒脾,理气降逆止痛功效的药物,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健胃醒脾、理气降逆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经济实惠、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麸炒白术50-70份,陈皮10-30份,砂仁5-15份及鸡内金20-40份制成。
前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中,所述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麸炒白术55-65份,陈皮15-25份,砂仁8-13份及鸡内金25-35份制成。
前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中,所述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麸炒白术60份,陈皮20份,砂仁10份及鸡内金30份制成。
前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取麸炒白术、陈皮、砂仁和鸡内金,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或不加辅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制剂。
前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中止涕口服液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