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329.1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少峰;余青露;王猛;陈林谦;马江林;刘晗;邬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面元均化 三维 处理 方法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目标工区的二维测线资料,确定检波点道距,进而确定测线覆盖次数;确定三维网格面元,建立拟三维观测系统;根据三维网格面元,确定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针对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进行面元均化,获得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本发明通过面元均化的拟三维方法,解决了面元不一致的问题,按照拟三维的方式处理二维测线,统一进行静校正计算和速度分析,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二维测线的闭合差,处理剖面信噪比和保真度有所提高,为解释人员提供拟三维资料,使三维解释技术可以应用到二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同一工区不同年份采集的多条二维线资料,由于观测系统的差异,会造成面元大小不一致的问题,进行连片统一面元处理,会出现资料覆盖次数不均匀的现象,对振幅保真等带来不利影响。
并且,在进行同一工区多条二维线连片处理时,由于静校正量、速度分析等差异,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交点闭合差,有时可达几十毫秒,处理人员需要对每条线进行闭合平差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构造失真问题,影响解释人员的构造解释等。
对于面元不一致的二维测线资料,每条测线分别采用的不同面元处理,不能同时解决工区资料面元不一致、覆盖次数不均匀和交点闭合差等问题,不利于三维处理、解释技术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二维资料潜力的挖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面元均化的拟三维方法,解决了面元不一致的问题,按照拟三维的方式处理二维测线,统一进行静校正计算和速度分析,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二维测线的闭合差,处理剖面信噪比和保真度有所提高,为解释人员提供拟三维资料,使三维解释技术可以应用到二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目标工区的二维测线资料,确定检波点道距,进而确定测线覆盖次数;确定三维网格面元,建立拟三维观测系统;根据三维网格面元,确定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针对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进行面元均化,获得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针对目标工区的所有二维线分别进行观测系统定义,进而确定三维网格面元。
优选地,针对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进行面元均化,获得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包括:确定面元搜索范围;在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的相邻面元中确定面元缺失的炮检距组,进而进行均化处理,获得搜索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针对所述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计算静校正量与速度。
优选地,所述三维网格面元为5-30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元均化的拟三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根据目标工区的二维测线资料,确定检波点道距,进而确定测线覆盖次数;确定三维网格面元,建立拟三维观测系统;根据三维网格面元,确定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针对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进行面元均化,获得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针对目标工区的所有二维线分别进行观测系统定义,进而确定三维网格面元。
优选地,针对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进行面元均化,获得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包括:确定面元搜索范围;在所述覆盖次数不均匀的测线的相邻面元中确定面元缺失的炮检距组,进而进行均化处理,获得搜索均化后的拟三维观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征子波的火山岩储层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地球物理软件验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