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3947.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清;陈斌;陈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F04D13/06;F04D29/00;F04D29/70 |
代理公司: | 43213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水 细化 储药容器 送水管 混药装置 植保机械 出口端 出药管 稻田水 进口端 植保 行驶稳定性 加药组件 植保作业 抽吸泵 输出泵 抽吸 原液 整机 田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包括储药容器和泥水细化机,泥水细化机的进口端连接有用于将田间的水抽吸至泥水细化机中的抽吸泵,泥水细化机的出口端通过送水管与储药容器的进口端相连,送水管连接有用于向送水管中加入药剂原液的加药组件,储药容器的出口端连接有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输出泵。采用该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可降低植保机械整机重量、提高植保机械行驶稳定性、提高植保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
背景技术
及时合理的田间植保作业是水稻增产增收的基本保障。传统水稻植保机械采用高地隙底盘作为行驶部分,通过在底盘上装载药剂桶、喷雾装置等进行植保作业。此种作业虽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由于装载有重量较大的药剂桶,使得整机重量偏高,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稻田泥土疏松,易发生陷车;其次,较大的载荷使得整机行驶油耗增加,一次作业需要消耗较多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再次,由于植保作业大多安排在中午晴热天气下进行,中途的补给与陷车事故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较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植保机械整机重量、提高植保机械行驶稳定性、提高植保作业效率的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田水直供式植保混药装置,包括储药容器和泥水细化机,所述泥水细化机的进口端连接有用于将田间的水抽吸至泥水细化机中的抽吸泵,所述泥水细化机的出口端通过送水管与储药容器的进口端相连,所述送水管连接有用于向送水管中加入药剂原液的加药组件,所述储药容器的出口端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设有输出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泥水细化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内腔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作为泥水细化机的进口端与抽吸泵相连,所述输出口作为泥水细化机的出口端通过送水管与储药容器的进口端相连,所述内腔中安装有搅拌器。
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环形凸起。
所述环形凸起呈尖端朝向内腔中部的尖牙状。
所述抽吸泵包括具有泵腔的泵壳、转动安装在泵腔中的转子和安装在泵腔中且套设在转子外部的环形磁极定子,所述泵腔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转子一端连接有轴向伸出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叶轮和动磨圈,所述动磨圈位于叶轮和转子之间,所述泵腔的内壁上安装有定磨圈,所述定磨圈套设在动磨圈外部,且定磨圈的内周面和动磨圈的外周面之间具有供泥水通过的环形间隙。
所述定磨圈的内周面和动磨圈的外周面均设有环绕转轴的若干尖牙状环形碾磨凸起,且定磨圈的若干尖牙状环形碾磨凸起和动磨圈的若干尖牙状环形碾磨凸起均沿转轴轴向依次间隔布置。
沿叶轮到转子的方向所述定磨圈的内周面和动磨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所述泵壳安装在一能承载抽吸泵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力部件上。
所述浮力部件具有一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水通道的另一端朝下开口并设有粗滤网。
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设于送水管上方的储药瓶,所述储药瓶的底部设有出药口和进气口,所述出药口通过输药管与送水管连通,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3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市政园林的树木防虫药剂喷洒设备
- 下一篇:适用于农药混合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