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的生产系统和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2732.1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勤鑫;唐豪杰;顾智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勤鑫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雾 报警器 核心 部分 生产 系统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感报警器领域。一种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的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设备、外壳体上料设备、迷宫上料设备、第一翻转设备、导光柱上料设备、电路板上料设备和第二翻转设备;所述的外壳体上料设备、迷宫上料设备、第一翻转设备、导光柱上料设备、电路板上料设备和第二翻转设备依次衔接在第一输送设备上。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的生产系统的优点是外壳体和导光柱上料顺畅,迷宫和电路板安装准确,电路板点胶效率高。
技术邻域
本发明涉及烟感报警器领域,尤其是烟感报警器核心部分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烟感报警器由外壳及其内的烟感报警器核心部分构成,烟感报警器核心部分主要由包括外壳体、迷宫、导光柱和电路板构成。
现有的烟感报警器生产系统,例如公开号为CN106078191A(公开日为2016.11.09)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烟感报警器生产线,包括用于PCB板上配件安装的第一装配线,用于烟感报警器整机安装的第二装配线,以及PCB板浸蜡模块,所述的第一装配线,PCB板浸蜡模块,第二装配线按顺序设置,所述的第一装配线以及第二装配均通过倍速链流水线传送工件,PCB板浸蜡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向第一装配线以及第二装配线传递工件的机械手;所述的第一装配线包括PCB板上料模块,迷宫上料模块,零件上料模块和焊接模块,上述各模块按次序连接在第一装配线的倍速链流水线上。
上述现有的烟感报警器生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一)外壳体和导光柱及其它部件上料不顺畅,容易卡住导致停机,影响生产效率;(二)迷宫及其它部件在安装时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安装精度低,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三)电路板安装效率和点胶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烟感报警器生产系统的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壳体和导光柱上料顺畅,迷宫和电路板安装准确,电路板点胶效率高的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的生产系统。
为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的生产系统,所述的烟雾报警器核心部分包括外壳体、迷宫、导光柱和电路板,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设备、外壳体上料设备、迷宫上料设备、第一翻转设备、导光柱上料设备、电路板上料设备和第二翻转设备;所述的第一输送设备用于外壳体、迷宫、导光柱和电路板的输送和装配;所述的外壳体上料设备用于将待装配的外壳体上料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的迷宫上料设备用于将待装配的迷宫上料到第一输送设备上,并于外壳体装配;所述的第一翻转设备用于将装配好的外壳体和迷宫翻转;所述的导光柱上料设备用于将待装配的导光柱上料到第一输送设备上,并与外壳体和迷宫装配;所述的电路板上料设备用于将带装配的电路板上料到第一输送设备上,并与外壳体、迷宫和导光柱装配;所述的第二翻转设备用于将装配好的外壳体、迷宫、导光柱和电路板翻转;外壳体上料设备、迷宫上料设备、第一翻转设备、导光柱上料设备、电路板上料设备和第二翻转设备依次衔接在第一输送设备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输送设备包括传送带组件、第一提升组件和第二提升组件;所述的传送带组件通过传送带电机带动传送带上的夹具移动;所述的第一提升组件设置在传送带组件的左端,第一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架、提升电机、主动轴、提升传送带;所述的提升电机安装在提升架内部,提升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的主动轴安装在提升架上,且主动轴中部设有与提升电机上第一锥形齿轮相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提升传送带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主动轴的两端;所述的第二提升组件与第一提升组件结构一致,且第二提升组件与第一提升组件相对设置在传送带组件的右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勤鑫,未经林勤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感报警器外壳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缸盖蠕变疲劳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