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852.X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云峰;李凡;程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7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构筑物 堵漏 埋管 化学灌浆 环氧胶泥 快速封堵 施工领域 水压 管口 开槽 嵌缝 涂刮 钻孔 建筑物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建构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依次通过钻孔→埋管→开槽→嵌缝→测水压→化学灌浆→管口处理→涂刮环氧胶泥等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埋管并采用快速封堵材料固定将水进行引排,解决了高压下建筑物堵漏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构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站通水后,电站的循环水泵房前池和排水箱涵等建构筑物部分区域平均水深超20m,水压较大,相关区域墙体等易发生渗漏水的问题。针对该类漏水问题,若在迎水面进行堵漏,由于漏水点在水下,堵漏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且堵漏成本高;若在背水面堵漏,由于水压较大,用常规的堵漏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堵漏难度较大。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高压堵漏方法或高压堵漏剂,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7165434B于2019年4月5日公告的一种用于卫生间楼面的高压注浆堵漏方法,带压渗漏修缮,不挖土,不拆墙,无需破坏建筑物原有结构,可带水施工,施工周期短,极大提高修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堵漏修复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但是借助上述工艺用在具有一定水深的、高水压环境下的建构筑物上,效果不佳,甚至无法实现堵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建构筑物高压堵漏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通过在背水面将埋管引排和化学灌浆的方法结合使用,安全便捷高效地解决了在高水压环境下混凝土堵漏问题,为后续类似的堵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钻孔:在混凝土裂缝一侧15cm~25cm范围以40°~50°角度钻至少一个斜孔1;
S2. 埋管:向每个斜孔内插入辅助管,并将辅助管固定在孔内,辅助管外露段安装三通,接入压力表及闸阀,埋管结束后打开所有闸阀进行排水;
S3.开槽:首先以裂缝为中线用角磨机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凿槽,清除槽内的混凝土及粉尘,对槽内用清水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手摸无污物;
S4. 嵌缝:槽内清理结束后,采用快速封堵材料沿槽内嵌缝,嵌缝材料应与原有混凝土面保持平整;
S5. 测水压:待嵌缝材料达到强度之后,关闭所有闸阀,待压力表压力稳定后,对相应的管路进行编号并记录水头压力,作为确定灌浆压力的依据;
S6.灌浆:结合管路水头压力,进行灌浆,最大灌浆压力控制在1.5~2倍水压力;灌浆首孔采用单孔进浆,其它管口全部敞开,待相邻管路冒出浓浆后,关闭出浆闸阀继续灌注,直至达到最大灌浆压力结束该孔灌浆;对第二个孔进行灌浆,方法同上,直至所有管路灌注完毕即可结束,已回浆管路不再进行灌浆;
S7. 管口处理:灌浆完毕后,待最后一孔灌浆结束12h后,切除管路的外露部分,采用快速封堵材料此部位进行补平处理;
S8.涂刮环氧胶泥:待修补材料干燥后,进行基面打磨,在干燥的混凝土基面均匀的涂刮平均厚度为2mm厚的环氧胶泥。
上述技术方案,依次通过钻孔→埋管→开槽→嵌缝→测水压→化学灌浆→管口处理→涂刮环氧胶泥等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埋管并采用快速封堵材料固定将水进行引排,解决了高压下建筑物堵漏的难题。
作为优选,控制钻孔过缝处距离裂缝顶部18cm~22cm。
作为优选,斜孔的孔径控制在30mm~32mm。
作为优选,辅助管安装两根以上,且相邻辅助管之间的间距为20~30cm。间距埋管,具体的数量以能够把漏水引排和裂缝处泄压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