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推料装置及推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584.1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武智国;陈华庚;伍清;雒贵坤;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铭炬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51275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 废弃物 清扫机构 焚烧炉 打散 废弃物焚烧炉 废弃物处理 充分燃烧 错层分布 机构设置 水平状态 推料装置 掉落 成团 叠压 可控 两层 推料 燃烧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推料装置及推料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焚烧炉内且呈水平状态的焚烧平台,所述焚烧平台呈错层分布,且上下相邻两层的焚烧平台位于焚烧炉内相对的两侧;还包括设有清扫机构和助流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和助流机构设置于焚烧平台的上方,所述清扫机构用于将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推出并掉落至下一层焚烧平台,所述助流机构用于打散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本发明能够对废弃物的燃烧时间做到可控,同时对成团、叠压的废弃物进行打散进而实现废弃物较为快速、充分燃烧,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废弃物焚烧炉的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推料装置及推料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物焚烧炉,是用于废弃物焚烧处置的常用设备,一般是将废弃物加入到焚烧炉中,让废弃物在焚烧炉中燃烧、燃烧完全后转化成渣料,渣料可用作一些化工生产原料,比如水泥生产,渣料可作为生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用作水泥窑分解炉的热源补充。
现有的焚烧炉为了使炉内的废弃物燃烧充分,一般采用分层燃烧,废弃物从上往下依次在不同燃烧层燃烧不同时间后,转化为渣料,完成废弃物焚烧。为了实现废弃物分层燃烧,现有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焚烧平台设置为倾斜状,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在燃烧的过程中,借助自身的重力从上一层焚烧平台滑到下一层平台上,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分层燃烧,但是废弃物在每层焚烧平台上的燃烧时间是不可控的、未知的,因为废弃物本身的特性,其在倾斜的焚烧平台上的滑行、掉落时间均是未知的、不可控的,因此,这样无法保证废弃物在焚烧平台上的燃烧时间为我们所需要的时间,比如我们需要废弃物在第一层焚烧平台停留燃烧的时间为5分钟,第二层焚烧平台停留燃烧的时间为10分钟......等等,显然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翻转结构,其实其原理同样是借助废弃物本身的重力,只是焚烧平台设计成了一个可以改变倾斜度的结构,这样勉强能够控制废弃物在焚烧平台上的燃烧时间,但同样不够精确,因为,即使翻转调整了焚烧平台的倾斜度,但是由于废弃物本身与焚烧平台存在一定的摩擦及粘连,从而导致废弃物从焚烧平台上的滑落时间不可控,而且正是由于废弃物本身可能带有的黏性,可能导致废弃物在焚烧平台上粘连而无法依靠自身重力实现滑落,长此以往,会导致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堆积,影响整个焚烧炉的燃烧及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另外,现有焚烧炉在实现废弃物分层焚烧时,无法对成团、叠压在一起的废弃物实现较为充分的燃烧,燃烧时间长,燃烧效率不理想,从而影响整个焚烧炉对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为此,急需一种能够对废弃物分层焚烧时间可控,同时使废弃物燃烧更充分、快速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推料装置及推料方法,解决现有焚烧炉在进行废弃物分层燃烧时,无法对废弃物的燃烧时间做到可控,同时无法对成团、叠压的废弃物实现较为快速、充分燃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废弃物焚烧炉的推料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焚烧炉内且呈水平状态的焚烧平台,所述焚烧平台呈错层分布,且上下相邻两层的焚烧平台位于焚烧炉内相对的两侧;
还包括设有清扫机构和助流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和助流机构设置于焚烧平台的上方,所述清扫机构用于将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推出并掉落至下一层焚烧平台,所述助流机构用于打散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推头、推杆以及第一动力输出部件,所述推头与焚烧平台的上表面相贴,所述推杆与第一动力输出部件的输出轴联动,推头可在推杆和第一动力输出部件的作用下,在焚烧平台上来回运动并将焚烧平台上的废弃物推出。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头和推杆均为空心结构,推头上远离推杆的一侧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经推头、推杆内的空心结构形成的通道与压缩空气输出设备的输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铭炬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铭炬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