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能发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522.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四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四清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H02S10/12;H02K7/18;F03D80/60;F03D80/30;F03D9/25;F03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设备 | ||
1.聚能发电设备,包含电杆(2),集电盒(3),磁能发电机(24),光能发电设施(4)(5),风能发电机(13),负载(8)与避雷针(6)以及电能连接线(1)(9)(10)(11),其特征在于:电杆《2》内设有电能连接线(1)(9)(10)(11),电杆(2)上端分别设有集电盒(3),集电盒(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负载(8)和负载(8)的固定力臂(7),集电盒(3)上方设有光能发电设施(4),光能发电设施(4)上方设有上小下大圆筒形光能发电设施(5),该筒上封盖中心处设有避雷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盒(3)是置于电杆(2)上端处,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倒漏斗形,该集电盒(3)内设有磁能发电机(24)和电源控制器(31)与超级电容组(37),集电盒(3)固定在灯杆(2)上的固定圈(23)处,固定圈(23)是圆盘形形状焊接在电杆(2)上,电源控制器(31)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磁能发电机(24)和风能发电机(13)与光能发电设施(4)(5)的电能输出端相连接;电源控制器(31)上的电能输出输入端分别与负载(8)和超级电容组(37)与电能输出输入端电网输出输入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能发电机(24),该发电机(24)是中心轴(36)是贯穿于磁能发电机两头的,中心轴(36)两头处分别固定永久磁铁(25)(28),每组永久磁铁(25)(28)其极性为N--S--N--S依次固定于中心轴《36》两头,永久磁铁(25)(28)分别固定于中心轴(36)两头且又分别悬空置于线圈(26)(29)正中,线圈(29)正负极输出线与磁能发电机(24)正负极相并联,并联导线中设有双极开关K1;线圈(26)正负极输出线设有双极开关K2并与电源控制器(31)的电源输出线(32)相并联,电源控制器(31)上的电源输入端(33)(34)又分别与光能发电设施(4)(5)正负极输出线及风能发电机(13)正负极输出线相并联;电源控制器(31)的正负极输出端与负载(8)的正负极相并联;电源控制器(31)的正负极输出输入端与超级电容组(37)同极相连接;电源控制器(31)的输出输入端与电网输出输入线(35)同极相连接;磁能发电机(24)和超级电容组(37)与电源控制器(31)是采用立式或卧式形式一隔一个依次排列且固定于平板(30)上,其电源输出输入线(1)(9)同极与电网输出输入线(3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发电设施(4)(5),集电盒(3)上方的光能发电设施(4)的底部是与集电盒(3)的上部相固定的,光能发电设施(4)上的光伏电池板(19)是与由正阳面光伏电池板(19)与无光伏电池板且面积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平板的其中一个边无缝焊接在一起,另外两个边张开呈倒V形状的三角形组合再与圆筒固定架(20)在一起,圆筒固定架(20)上方设有风能发电机(13)的风能发电机叶片(18)一组,风能发电机(13)的一组风能发电机(13)叶片(18)置于圆筒固定架(20)上方且与风能发电机(20)中心轴(14)相连接,风能发电机(13)叶片(18)呈牛角状,外弧形是无缝焊接在一起,内弧形为开口状,叶片(18)一端呈牛角尖状,另一端呈三角形开口形,三角形开口边与圆环(17)相焊接,圆环(17)中心孔(16)与风能发电机(13)中心轴(14)贯穿性规定,圆筒固定架(20)与电杆(2)上固定架(22)相固定,光能发电设施(4)上部与电杆(2)上顶部光能发电设施支架(21)相连接,该支架(21)中心贯穿风能发电机(13)中心轴(14),中心轴(14)上设有风能发电机(13)叶片,风能发电机(13)置于上小下大圆筒形光能发电设施(5)中,圆筒一周设有光能光伏电池板(12)风能发电机(13)尾部设有风能发电机(13)散热片(15),圆筒上封口处设有避雷针(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8)是LED照明灯,通过负载(8)力臂(7)支撑并固定于集电盒(3)底部两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四清,未经董四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5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溺水充气救生装置
- 下一篇:无线相容性认证自动通道选择方法及其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