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0889.0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诚浩;饶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方法,由曝气装置、底网、连接绳和漂浮网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河道治理时,将水生植物任意放入到河道中,不加以控制,容易出现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造成对河道的占满,导致水体光照不足,变得发臭,水中的含氧量减少,从而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水质反而进一步恶化,且水生植物的肆意生产可能会限制水体的流动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污水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水环境遭遇到空前的威胁,某些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将污染物通过排污口排入内河河道,导致河水发黑发臭,尤其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河道黑臭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为了治理河道污水,通常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对河道污水进行净化治理,但是,这种做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将水生植物任意放入到河道中,不加以控制,容易出现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造成对河道的占满,导致水体光照不足,变得发臭,水中的含氧量减少,从而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水质反而进一步恶化,且水生植物的肆意生产可能会限制水体的流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方法,可以解决河道治理时,将水生植物任意放入到河道中,不加以控制,容易出现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造成对河道的占满,导致水体光照不足,变得发臭,水中的含氧量减少,从而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水质反而进一步恶化,且水生植物的肆意生产可能会限制水体的流动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方法,具体治理方法如下:
S1、底网放置:将金鱼藻连同底网一同撒入河中,底网受重力影响后沉在河床上,从而对河水底层进行水体净化;
S2、曝气装置的放置:将两个曝气装置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河道两侧的边坡上,曝气管组沉入河水底部,通过连接绳将底网与进气管进行连接;
S3、漂浮网连接:将漂浮网的两端与两个曝气装置进行搭扣连接,往漂浮框组内放置水葫芦,从而对河水上层进行水体净化;
S4、定期曝气:通过氧气泵将氧气加压输送到进气管内,加压氧气经过输气管组时带动搅动桨转动,从而对河水中层搅动,进而加快水流流动,输送中的加压氧气从曝气管组内输出从而对河水底层曝气,进而对水体补充氧气。
上述河道污水治理过程中还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设备,所述的河道污水治理设备包括两个曝气装置、底网、连接绳和漂浮网,两个曝气装置的上侧内壁之间卡接有漂浮网,两个曝气装置之间设有底网,且底网位于漂浮网的正下方,底网通过连接绳与曝气装置连接。
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氧气泵、进气管、输气管组、搅动轴、气动板、搅动桨、伸缩管和曝气管组,氧气泵与进气管的外端连接,进气管的内端通过伸缩管与输气管组上端连接,输气管组的中部设有搅动轴,搅动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气动板,搅动轴的内端安装有搅动桨,输气管组的下端与曝气管组连接,具体工作时,通过氧气泵将氧气加压输送,输送状态的氧气依次经过进气管、输气管组和曝气管组后吹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经过气动板时,带动搅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搅动桨转动,进而加快水流流动,通过曝气装置的定期曝气,增加了水中含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基结合植物的河道污染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挂壁式植物填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