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P服务器和IOS之间的通信方法、手机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245.1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应用软件 推送信息 自动连接 手机发送 手机开启 唤醒 建立通信 成功率 服务器 反馈 通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IP服务器和IOS之间的通信方法、手机及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S1、SIP服务器向IOS手机发送用于唤醒的推送信息,且推送信息用于使IOS手机开启相应的应用软件,并使应用软件反馈自动连接;S2、与所述IOS手机自动连接后,向IOS手机发起外呼请求。在IOS手机息屏时,向IOS手机发送用于唤醒的推送信息,使IOS手机开启相应的应用软件,并使应用软件自动连接SIP服务器,此时,IOS手机依然处于息屏状态,但是由于应用软件已和SIP服务器连接,因此可接收SIP服务器的外呼请求,因此极大提高了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然后可根据外呼请求,建立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P服务器和IOS之间的通信方法、手机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IOS手机表示苹果公司所生产的搭建ISO系统的苹果手机,由于目前IOS手机的特性,在IOS手机息屏时,IOS手机中的应用将会在一定时间后被关闭。从而使在IOS手机息屏期间,SIP服务器无法主动连接IOS手机以及IOS手机上的应用,从而导致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SIP服务器和IOS之间的通信方法、手机及服务器。
本发明的一种SIP服务器外呼IOS手机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如下步骤:
S1、SIP服务器向所述IOS手机发送用于唤醒的推送信息,且所述推送信息用于使所述IOS手机开启相应的应用软件,并使所述应用软件反馈自动连接;
S2、与所述IOS手机自动连接后,向所述IOS手机发起外呼请求。
本发明的一种SIP服务器外呼IOS手机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IOS手机息屏时,SIP服务器向IOS手机发送用于唤醒的推送信息,推送信息使IOS手机开启相应的应用软件,并使应用软件反馈自动连接,当SIP服务器与ISO手机自动连接后,向IOS手机发起外呼请求,此时,IOS手机依然处于息屏状态,但是由于其应用软件已和SIP服务器连接,因此可接收SIP服务器的外呼请求,因此极大提高了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然后可根据外呼请求,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SIP服务器外呼IOS手机的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执行S2之前,检测所述IOS手机是否为TCP注册状态,若是,则继续执行S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应用软件自动连接SIP服务器存在一定的缓冲时间,即应用软件在SIP服务器上的注册需要缓冲时间,如果其注册掉线后,在SIP服务器上依然显示为注册状态,此时对IOS手机的TCP注册状态进行检测,即检测IOS手机是否TCP连网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检测所述IOS手机为TCP注册状态时,继续检测所述IOS手机的TCP端口是否可达,若是,则继续执行S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检测IOS手机为TCP注册状态时,进一步检测其TCP端口是否可达,即检测IOS手机的TCP端口是否能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通过SIP服务器对IOS手机进行外呼的成功率。
进一步,还包括:将所述外呼请求加入缓冲队列,在预设时间阈值内,以第一预设频率重复检测是否有所述应用软件反馈的自动连接,若是,执行S2,若否,则不执行S2,并返回外呼请求失败,从所述缓冲队列中删除所述外呼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