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膜组件及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7140.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毕飞;吕宾;王洪声;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苏宸<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丝 分离膜组件 中空膜丝 膜壳 反应器 伸缩套 水处理装置 分布孔 水处理技术领域 组件包括 出水口 第一端 膜组件 伸缩 连通 缠绕 开口 封闭 贯穿 外部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离膜组件及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分离膜组件包括膜壳、膜丝组件以及伸缩套。膜壳贯穿开设有多个膜丝分布孔。膜丝组件包括多个中空膜丝,每个中空膜丝的第一端封闭,每个中空膜丝的第二端固定于一个膜丝分布孔内。伸缩套与膜壳连接并套设于膜丝组件外部,伸缩套被构造成能够沿靠近和远离膜壳的方向伸缩。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及分离膜组件,分离膜组件设置于反应器内部,每个中空膜丝的第二端的开口与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该分离膜组件能够有效避免各膜组件之间的膜丝相互缠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离膜组件及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分离膜组件是近年来在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装置,它是将化学反应技术与膜分离工艺加以结合,以膜组件取代沉淀池和滤池,通过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加强化学反应强度。分离膜组件主要用于去除硬度、溶硅、硫酸根、重金属、细小难沉淀悬浮物等物质,使化学反应更彻底,同时产水水质极大优于传统沉淀过滤工艺。
由于分离膜组件主要用于去除硬度、溶硅、硫酸根、重金属、细小难沉淀悬浮物等物质,长时间运行会造成膜丝外壁滤饼堆积,从而影响处理效果。为了方便对膜丝外壁的滤饼进行剥离,目前用于分离膜组件中的膜元件一般为浸没式的帘式膜,即膜丝为上端固定、下端松散的形式。而由于膜丝的下端没有束缚,在实际运行时膜丝的下端呈能够自由向上的状态,导致各膜组件之间的膜丝容易相互缠绕、有的甚至打成死结,容易对膜丝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膜组件及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各膜组件之间的膜丝相互缠绕。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膜组件,包括:膜壳、膜丝组件以及伸缩套。
膜壳贯穿开设有多个膜丝分布孔。
膜丝组件包括多个中空膜丝,每个中空膜丝的第一端封闭,每个中空膜丝的第二端固定于一个膜丝分布孔内。
伸缩套与膜壳连接并套设于膜丝组件外部,伸缩套的远离膜壳的一端具有开口,伸缩套被构造成能够沿靠近和远离膜壳的方向伸缩。
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空膜丝的第一端封闭,避免水体未经处理直接进入中空膜丝内部;中空膜丝的第二端固定于膜丝分布孔内,经中空膜丝处理后的水体通过中空膜丝的第二端的开口流出,从而实现分离膜组件对水体的处理。分离膜组件在运行时,中空膜丝的第一端通常位于分离膜组件的下端,伸缩套套设于膜丝组件的外部,对膜丝组件进行集束,避免中空膜丝的第一端发生漂浮,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各膜组件之间的中空膜丝相互缠绕,有效降低对中空膜丝的损伤。同时,由于分离膜组件长时间运行后中空膜丝的外壁会存在滤饼堆积的问题,将伸缩套构造为能够沿靠近和远离膜壳的方向伸缩,还方便在分离膜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收缩伸缩套将中空膜丝暴露在外,便于对中空膜丝外壁堆积的滤饼进行剥离,有利于提高分离膜组件对水体的处理效果。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分离膜组件还包括伸缩件,伸缩件与膜壳连接,伸缩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伸缩套的远离膜壳的一端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伸缩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伸缩套的远离膜壳的一端传动连接,便于驱动伸缩套进行伸缩,使得分离膜组件的运行和清理更方便。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膜壳贯穿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至少两个固定孔沿膜壳的边缘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孔贯穿膜壳设置,方便通过锁紧件将分离膜组件安装在工作环境中。将固定孔沿膜壳的边缘分布,避免安装过程中受膜丝组件和伸缩套的干涉,能够方便地实现安装。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伸缩套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毛刷,每个中空膜丝的外壁与至少一个毛刷可滑动地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未经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渗透、纳滤膜中心管
- 下一篇: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