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及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6520.4 | 申请日: | 2019-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钲荃;方忠斌;张旭培;桂玉兰;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柏县鑫茗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装置 清理刷 清理装置 揉捻 调节装置 升降装置 齿轮 压盘 茶叶 茶叶生产 红茶加工 固定壳 固定座 连接轴 揉捻盘 桶内壁 限位环 茶垢 齿条 底端 内壁 手轮 锁死 下压 制茶 左端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及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包括主体装置、升降装置、第一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理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清理刷、连接轴和固定壳等,通过当需要通过清理刷对放置桶内壁的茶垢进行清理时,通过调节清理刷的位置,然后通过清理刷的转动对放置桶的内壁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的齿轮、固定座、限位环和锁死手轮等,在通过揉捻盘对茶叶进行揉捻时,需要通过压盘往下压放置桶中的茶叶,通过齿条与齿轮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压盘的位置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及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以中小叶种或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因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红茶在抗氧化、抗突变、抗癌、抗炎、抗病毒、提高人体矿质元素吸收、增强骨质密度、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肠道疾病等方面具有独到效果;红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茶多酚氧化产物是红茶中最主要的功能性成分,近年来,随着茶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逐步年轻化,红茶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且红茶在加工时需要经过揉捻等工序,因此,对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及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在对红茶进行揉捻时,有人工手动揉捻以及通过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但是现有的揉捻机大多数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的揉捻机的揉捻盘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当需要把茶叶从揉捻机的上面取下时,非常的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茶叶,且一般的揉捻机具有自动对揉捻盘以及放置桶自动清洗的功能,需要人工拿着刷子清洗,且由于揉捻盘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不便于工作人员对揉捻盘进行清理,且一般的揉捻机在对茶叶进行加压时,都是在机器转动的同时手动转动调节机构对茶叶进行加压,操作非常危险,容易出现事故,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及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不仅能够方便工人在揉捻过程中顺利取出茶叶,而且取茶叶的过程安全性较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该揉捻设备的制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加工用揉捻设备,包括主体装置、升降装置、第一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理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清理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座、控制柜、第一起重电机、转轴、连接杆、推杆、连接环、放置桶和卡环,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柜,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内测固定连接有第一起重电机,所述第一起重电机的主轴末端与位于左侧以及中间位置处的支撑座的内侧分别固定和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桶,所述放置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升降螺杆、第二起重电机、套筒、揉捻盘、滑轨和滑块,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起重电机,所述第二起重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揉捻盘,所述揉捻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且滑轨与主体装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柏县鑫茗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桐柏县鑫茗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6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醒脑、抗疲劳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