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0MPa级中温超高压锅炉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42479.3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储;艾芳芳;胡昕明;欧阳鑫;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1D1/18;C21D6/00;C21D8/02;C21D9/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0;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32;C22C38/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0 mpa 级中温 超高压 锅炉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1000MPa级中温超高压锅炉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含有C 0.15%~0.23%、Si 0.15%~0.40%、Mn 1.20%~1.60%、S≤0.005%、P≤0.015%、Mo 0.40%~0.80%、Cr 0.30%~0.55%、Cu 0.20%~0.50%、V 0.05%~0.15%、Nb 0.04%~0.10%、N 0.03%~0.10%、B 0.002%~0.005%、Als 0.02%~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坯加热到1150~1250℃;再结晶区1050~1150℃开轧,950~1100℃终轧;未再结晶区800~870℃开轧,750~800℃终轧,开冷温度740~780℃,冷却速度20~30℃/s;淬火温度890~930℃,回火温度555~585℃,成品钢板厚度20~40mm,耐中温超高压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厚度20~40mm的1000MPa级中温高压锅炉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长久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等领域。中温超高压锅炉容器主要指使用环境在13.7MPa<压力<16.7MPa、450℃<温度<540℃的锅炉容器设施,由于制造锅炉容器的原材料主要钢材,因此钢铁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锅炉制造业的新需求。
本发明之前,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650MPa级中温中压锅炉钢板及其生产方法(CN107287506A),其性能是满足中压及中温偏低的使用环境,在高压工作环境,其承压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为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CN102041448A),通过钒钛复合处理提高钢材的强度,但其属于锅炉容器中强度较低的牌号。
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大厚度锅炉锅筒用低合金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CN103834873A),钢板厚度100~150mm,成分上添加Cr、Ni、Mo、Nb等合金元素,通过传统的模铸钢锭+轧制+离线热处理工艺保证钢板的各项性能,工艺复杂繁琐。
公开的“一种锅炉或压力容器用16Mo3钢板及其生产方法”(CN107746922A),其性能满足中低压使用环境,但在高压工作环境,其承压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上述公开的发明专利涉及的钢板局限于强度级别低、使用温度相对较低、钢板厚度规格大(100mm及以上厚度规格)等特点。对于中温高强度或超高强度的中薄规格锅炉钢板的开发上存在空白。
发明内容
出于火电站锅炉的减量化、低成本化运行考虑,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全新的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与大厚度、低级别锅炉钢板不同的生产工艺路线,得到中薄厚度规格的、耐中温、高压的锅炉钢板。
本发明采用的化学成分设计是适量提高碳含量、添加Mo、Cr、Cu合金元素、V、Nb微合金元素及N元素,配以合适的生产工艺,开发出的中薄规格钢板能够承受中温高压,满足火电站装备升级过程对轻质化、安全性的要求。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000MPa级中温超高压锅炉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C0.15%~0.23%、Si 0.15%~0.40%、Mn 1.20%~1.60%、S≤0.005%、P≤0.015%、Mo0.40%~0.80%、Cr 0.30%~0.55%、Cu 0.20%~0.50%、V 0.05%~0.15%、Nb 0.04%~0.10%、N 0.03%~0.10%、B 0.002%~0.005%、Als 0.02%~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
钢板中合金元素作用机理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