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389.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颂;胡青阳;杨志健;王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46 | 分类号: | C07C67/46;C07C69/716 |
代理公司: | 34113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酰乙酸乙酯 玻璃抽气管 双乙烯酮 无水乙醇 摩尔比 反应速度快 蛇形冷凝管 氯气 二氯甲烷 减压精馏 连续反应 设备成本 生产效率 危险物料 有机合成 侧面 粗产品 粗产物 混合液 接受管 体积比 乙烯酮 塔顶 直型 冷却 复制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1).双乙烯酮和二氯甲烷按体积比1:1~2组成混合液,从玻璃抽气管上方加入,速度5~15 mL/min,按乙烯酮:氯气摩尔比1:0.95~1从玻璃抽气管侧面入口加入,速度2~6 g/min;(2).直型真空接受管的侧面入口以2~7 mL/min的速度加无水乙醇,双乙烯酮:无水乙醇摩尔比1:1.2~1.3,蛇形冷凝管用水冷却,控制温度50~70℃,反应2~5h得到粗产品;(3).粗产物进行减压精馏,压力1~3 mmHg、塔顶温度45~60℃,即可得4‑氯乙酰乙酸乙酯。本发明优点:1.此反应为连续反应,反应速度快,不会有大量危险物料累积,危险性小;2.设备成本较低,都是常规有机合成设备,无需贵重、特殊设备,便于复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4-氯乙酰乙酸乙酯是合成氨噻肟酸乙酯的重要原料,但因其使用的原料(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成本高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生产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反应物活性太高(氯气、双乙烯酮)导致反应需要在低温、低浓度条件下进行,不利于扩大产量;二是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热稳定性差且沸点较高导致在产物后处理(减压精馏)过程中容易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装置:包括三口烧瓶、蛇形冷凝管、直型真空接受管、玻璃抽气管,其中在三口烧瓶的中间入口上方依次垂直连接蛇形冷凝管、直型真空接受管、玻璃抽气管,三口烧瓶的两个侧口一个与抽气装置相连,另一个接温度计;
采用以下步骤:
(1).采用上述装置,将双乙烯酮和二氯甲烷按体积比为1:1~2组成混合液,混合液从玻璃抽气管上方入口加入,控制速度为5~15 mL/min,按双乙烯酮与氯气的摩尔比为1:0.95~1从玻璃抽气管侧面入口加入氯气,氯气的速度为2~6 g/min;
(2). 从直型真空接受管的侧面入口以2~7 mL/min的速度加入无水乙醇,控制双乙烯酮与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1: 1.2~1.3,从蛇形冷凝管的下部进水口通入冷凝水(20-30℃),控制反应温度50~70℃,反应过程进行2~5 h得到粗产品(棕色至酒红色液体);
(3). 对粗产物进行减压精馏(玻璃弹簧填充柱),控制压力1~3 mmHg、塔顶温度45~60℃,即可得到4-氯乙酰乙酸乙酯纯品(含量≥99.5%);
进一步,所述玻璃抽气管的出料管的长度为100-300 mm。
本发明中双乙烯酮是不稳定易聚合的化合物,在剧烈的反应条件下往往具有较低的收率,而降低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是有利于减少副反应的。本发明中采用玻璃抽气管(一种利用文丘里效应来产生真空的常用玻璃仪器,其中液体和气体发生剧烈的碰撞和混合)实现双乙烯酮和氯气的反应,用二氯甲烷作溶剂同时可以利用二氯甲烷的气化来带走部分热量,避免局部过热。用水喷射泵(优选循环水真空泵)抽气使得烧瓶内负压,负压可以使二氯甲烷沸点降低,让反应过程维持在更低的温度;使用水喷射泵是因为抽出的气体中含有发挥性的氯化氢气体和二氯甲烷蒸汽,而水喷射泵可以用水带走氯化氢和二氯甲烷,分液将二氯甲烷回收,氯化氢被溶解进水中之后可以副产盐酸,而其他类型的真空泵,比如活塞泵、油环泵等,都不太适合在这种强酸且含有机物的条件下工作。
本发明的优点:1.此反应为连续反应,反应速度快,不会有大量危险物料(氯气、双乙烯酮)累积,危险性小;2.设备成本较低,都是常规有机合成设备,无需贵重、特殊设备,便于复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