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8165.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利;惠宝军;廖雁群;韦亦龙;侯帅;卓然;张逸凡;冯宾;王邸博;罗颜;黄之明;景一;周福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电容式 整体预制式 绝缘接头 电极 电极引出线 高频电流互感器 保护装置 接地线连接 接头绝缘层 接地线 高压电缆接头 局部放电信号 内置传感器 一体化结构 电极高压 电缆绝缘 有效解决 信噪比 穿出 卡套 内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包括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置电容式电极、高频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及接地线;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设有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内嵌于所述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上设有电极引出线,所述电极引出线穿出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且所述电极引出线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卡套与所述接地线上;所述保护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本发明实现内置电容式电极与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一体化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传感器给高压电缆接头带来的隐患风险的问题,能显著提升局部放电信号的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接头是高压电缆线路中的重要组部件,起着接续两段电缆并保持电气连接的作用,对高压电缆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高压电缆接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通接头,另外一种是绝缘接头。两种类型接头的差异主要是接头外屏蔽层是否连续,连续的称为直通接头,断开的则称为绝缘接头。
据统计,高压电缆附件(含中间接头及终端接头)是高压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环节,占电缆线路故障比例达85%。因而保证电缆接头的可靠运行是电缆运行部门的首要任务。提高电缆接头的运行可靠性,一方面可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状态监测/检测(如局部放电)及时发现电缆接头的运行状态,进行提前预警,避免故障的发生。
高压电缆接头的局部放电监测/检测一般通过外置或内置传感器来实现。外置传感器通常采用高频电流互感器(HFCT)、超声传感器、表贴式电容传感器等实现,主要存在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内置传感器主要通过甚高频、超高频等方法实现,抗干扰能力虽有提升,但由于传统结构中内置传感器和电缆接头是两部分组件,给接头的可靠运行也带来了巨大隐患风险,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传感器给高压电缆接头带来的隐患风险的问题,能显著提升局部放电信号的信噪比。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包括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置电容式电极、高频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及接地线;
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设有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内嵌于所述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上设有电极引出线,所述电极引出线穿出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且所述电极引出线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卡套与所述接地线上;所述保护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设有低压应力锥、高压屏蔽管及接头外屏蔽层;
所述接头外屏蔽层设置于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的外表面上,所述接头外屏蔽层覆盖所述接头绝缘层;所述高压屏蔽管内嵌在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的底部中间处,所述高压屏蔽管的外表面与所述接头绝缘层连接;所述低压应力锥定位在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的两端处,且所述低压应力锥部分内嵌于所述接头绝缘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还设有绝缘套;
所述绝缘套设置于所述接头外屏蔽层上,所述电极引出线通过所述绝缘套与所述接头外屏蔽层隔离开,且所述电极引出线通过所述绝缘套穿出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还包括连接线;
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接头外屏蔽层和所述接地线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低压应力锥、所述高压屏蔽管及所述接头外屏蔽层由半导电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及快速转接供电方法
- 下一篇:防凝露的电缆分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