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7300.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勇;罗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杰上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10 | 分类号: | C08J9/10;C08J9/08;C08L27/06;C08L33/08;C08L91/00;C08K13/02;C08K5/17;C08K3/22;C08K3/3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33304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剂 甲酰胺 改性剂 混炼 环氧大豆油 挤出机造粒 发泡剂ADC 组分混合 成核剂 混料机 密炼机 内混合 去除剂 重量份 出料 残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剂,特别涉及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属于PVC制品技术领域。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该PVC无甲酰胺发泡剂是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混合得到:发泡剂30‑95份、甲酰胺去除剂5‑20份、成核剂0‑50份、环氧大豆油2‑5份、改性剂0‑50份。本发明各原料组分按比例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即可,对于有无尘要求的适当增加改性剂的用量并于密炼机中混炼均匀(混炼至90℃左右即可出料)后投入挤出机造粒得到成品。该PVC无甲酰胺发泡剂代替目前PVC常用的发泡剂ADC,实现了PVC制品无甲酰胺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剂,特别涉及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属于PVC制品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为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价格低廉、难燃、耐 腐蚀、耐候性好、抗水、热塑性好、电绝缘性能好、机械性能出色等特点,广泛应用于 工业、农业、建材、电力、包装、日化等领域。近年来提倡的以塑代木的环保理念,材 料轻量化的和降低成本的诉求给PVC发泡制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然而PVC发泡过程中使用的偶氮二甲酰胺(简称发泡剂ADC)分解产生甲酰胺(又名“氨基甲醛”)残留,被欧盟REACH法规列为高度关注物质(SVHC),欧盟化学品管 理局分类为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一时间各种用发泡剂ADC生产的发泡制品特别是儿 童用瑜伽垫更是为万千准新父母所忌讳。欧盟规定的泡沫制品中甲酰胺的含量不可超过 200ppm的规定一时间将出口的PVC发泡制品推向风口浪尖,使甲酰胺事件由环保变成 了贸易壁垒,在行业内一度引起不小的轰动,各厂家纷纷商榷应对之策,面对环保和成 本的双重压力,找寻无甲酰胺残留的ADC替代品迫在眉睫。PVC行业很多制品厂曾尝 试单独使用碳酸氢钠作为发泡剂,但是发泡剂用量大,发泡效果不佳,无法生产高发泡 倍率的PVC泡沫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该PVC无甲酰胺发泡剂代替目前 PVC常用的发泡剂ADC,实现了PVC制品无甲酰胺残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VC无甲酰胺发泡剂,该PVC无甲酰胺发泡剂是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混合得到:发泡剂30-95份、甲酰胺去除剂5-20份、成核剂0-50份、环氧大豆油2-5份、 改性剂0-50份。本发明各原料组分按比例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即可,对于有无尘要 求的适当增加改性剂的用量并于密炼机中混炼均匀(混炼至90℃左右即可出料)后投 入挤出机造粒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该PVC无甲酰胺发泡剂是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混合得到:发泡剂50-90份、甲酰胺去除剂5-10份、成核剂0-10份、环氧大豆油2-5份、改性剂0-50份。
作为优选,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DC)、碳酸氢钠、4,4'-氧代双苯磺酰肼(发泡剂OBSH)、对甲苯磺酰胺基脲(发泡剂RA)、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发 泡剂DPT)、尿素(发泡剂BK)、对甲苯磺酸肼(发泡剂TSH)中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
作为优选,甲酰胺去除剂为三乙醇胺、氧化钙、氢氧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钾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之混合物。
作为优选,成核剂为碳酸钙、滑石粉、蒙脱土、硅灰石、膨润土、柠檬酸一钠、柠 檬酸、磷酸二氢钠、硫酸铝钾、柠檬酸钙、柠檬酸镁、柠檬酸铝或甲基丙烯酸锌中的一 种或几种之混合物。
作为优选,改性剂是用于颗粒发泡剂的载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 烯共聚物(抗冲击改性剂MBS)、抗冲击改性剂ACR、抗冲改性剂ACM树脂、AMB 抗冲改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之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杰上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杰上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7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