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5049.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肖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0 | 分类号: | H04L9/30;G06Q40/04;G06Q20/38;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线 映射 区块 密钥 隐匿 地址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生成交互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双密钥对--扫描密钥对和支付密钥对,密钥对生成函数keyGen(),用于在用户端生成用户的公私钥对;生成成功,返回用户公私钥对pubK和priK;生成不成功,返回NULL;其中,pubK=gpriK,g是以大素数p为阶的乘法循环群G的生成元,且系统中g的取值是相同的;另外,用(pubKRT1,priKRT1)和(pubKRT2,priKRT2)表示接收方的支付密钥对和扫描密钥对;并将双公钥公布在区块链上,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在交互过程中,隐匿接收方的地址,破坏输入地址和输出地址之间的关联性,对用户身份进行隐私保护;
所述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生成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双密钥对--扫描密钥对和支付密钥对包括:
RT:pubKRT1,priKRT1=keyGen();pubKRT2,priKRT2=keyGen();
RT→BC:pubKRT1||pubKRT2;
ST→BC:pubKRT1||pubKRT2;
其中:ST表示发送方,RT表示接收方,BC表示区块链;
所述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生成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双密钥对--扫描密钥对和支付密钥对的交互过程进一步包括:
(1)接收方生成自己的支付密钥对和扫描密钥对,(pubKRT1,priKRT1)和(pubKRT2,priKRT2);
(2)接收方将自己的双公钥pubKRT1和pubKRT2公布到区块链上;
(3)发送方从区块链上获得接收方的双公钥pubKRT1和pubKRT2;
步骤二中的隐匿交互中包括以下函数:
1)哈希函数H(content),用于实现对内容的哈希加密处理;参数content表示哈希加密的密文内容;哈希加密成功,返回哈希加密结果content_H;哈希加密不成功,返回NULL;
2)数据交互函数TxTranfer(ST,txAddr),用于发送方将数目转入目的地址中;参数txAddr表示目的地址;转账成功,返回true;转账不成功,返回false;
3)交互扫描函数TxScan(),用于接收方扫描区块链中产生的交互;扫描成功,返回相应的地址值TAddrScan和临时公钥R;扫描不成功,返回NULL;
步骤二中的隐匿交互过程包括:
(1)ST:r,R=keyGen();
(2)ST:TAddr=e(pubKRT1,pubKRT2)r;
(3)ST→BC:TxTranfer(ST,TAddr)||R;
(4)RT→BC:TAddrScan,R=TxScan();
(5)RT:TAddr’=e(pubKRT1,R)priKRT2;
(6)RT:txSK=RpriKRT1*priKRT2;
所述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区块链双密钥隐匿地址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1)发送方生成临时私钥r和公钥R,其中,R=gr;
2)发送方计算一次性临时输出地址TAddr=e(pubKRT1,pubKRT2)r;
3)发送方往临时输出地址TAddr发布数据,并附加临时公钥R;
4)接收方扫描区块链系统中产生的交互,获得相应的临时地址值和临时公钥,分别记为TAddrScan和R;
5)接收方根据临时公钥R和扫描私钥priKRT2,计算TAddr’=e(pubKRT1,pubKRT2)r;
6)如果地址TAddr’=TAddrScan,TAddr’=TAddr,接收方计算确认交互的私钥txSK=RpriKRT1*priKRT2;其中,TAddr’=TAddr=e(pubKRT1,R)priKRT2=e(pubKRT1,pubKRT2)r=e(g,g)priKRT1*priKRT2*r;
交互临时输出地址TAddr和确认交互私钥txSK之间的关系如下:
e(txSK,g)=e(RpriKRT1*priKRT2,g)=TAdd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50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于基于格的公钥加密算法的加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码生成及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