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4954.2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虎;刘浩;闫素英;吴顺利;田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70/60 | 分类号: | F24S70/60;F24S70/10;F24S60/00;F24S23/70 |
代理公司: | 37245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海艳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 光学入口 液体工质 吸热体 壳体 气体工质出口 气体工质入口 体内 反光锥 吸热器 液体工质出口 最大化利用 流入壳体 能量损失 气体工质 气体流量 气液两相 有效减少 供气体 排出 腔内 种腔 发射 调控 出口 | ||
1.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光学入口、气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入口、气体工质出口、液体工质出口;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有:
盘管,所述盘管为双层螺旋盘管,其外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入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预热,其内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的出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加热;
吸热体,所述吸热体包括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其中所述外吸热体包覆于盘管外部与外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中吸热体设置于双层螺旋盘管之间与外圈和内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内吸热体设置于内圈的螺旋盘管内与内圈螺旋盘管接触;
反光锥,所述反光锥相对于光学入口设置,用于将通过光学入口进入的管线进行发射至盘管和吸热体;
所述气体工质入口用于供气体工质流入壳体的腔体内,气体工质通过腔体内的盘管和吸热体后经气体工质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内设有螺旋铜线,所述螺旋铜线与盘管内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体还包括后吸热体,所述后吸热体设置于盘管后方,用于使在腔体内流通的气体工质混合后经气体工质出口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后吸热体均为具有网格式孔洞的框体式结构,该网格式孔洞用于实现热量的三维导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后吸热体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多孔介质或铜网或铝网加工制作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入口处设有石英玻璃,所述石英玻璃通过石英玻璃压板固定在壳体的前端盖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盖处设有环形的进气管,所述气体工质入口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在所述进气管周向设有若干排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包括有下排气孔和侧排气孔,所述下排气孔与前端盖垂直设置,其排出的气体工质直接吹向前端盖,所述侧排气孔与前端盖呈一定角度布置,其排出的气体吹向石英玻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排气孔与前端盖之间的角度为45°。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入口设置于壳体前端面正对壳体的腔体设置,所述气体工质入口设置于壳体前端侧壁上,所述气体工质出口、液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出口设置于壳体后端面,所述反光锥设置于壳体的腔体后端正对光学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升温保护铝箔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旧井开发地热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