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3633.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浩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76;B03C3/47;B03C3/88;G01N1/3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粉粒 载气 静电除尘器 收集仓 纳米新材料 自动化混合 纳米颗粒 阳极板 水池 阳极板间隙 放电阴极 静电吸尘 排气管 真空泵 带电 灌入 置入 气管 密封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纳米粉粒和载气灌入一个密封的初级收集仓;步骤2:初级收集仓中的纳米粉粒和载气在气管的引导下进入静电除尘器中进行颗粒的收集;步骤2.1:当纳米粉粒和载气进入静电除尘器中首先经过放电阴极,使得纳米粉粒带电;步骤2.2:纳米粉粒与阳极板进行接触;步骤2.3:阳极板间隙性进行振动,从而使得阳极板上的纳米颗粒置入高级收集仓中;步骤3:静电除尘器中的载气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从排气管排入到水池中;步骤4:定期将水池中的溶液进行更换。该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采用静电吸尘的原理,自动化的将纳米颗粒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在生产合成后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收集,否则不仅会造成纳米材料的损失,而且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纳米材料的生产合成方法分成两大类,气相法和液相法,其中气相法包括了激光法、爆炸丝法、低压加热蒸发法、等离子加热法等等,而液相法包含了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辐射法等等,采用这两大类制造出生成纳米微粒后,收集方法又分两大类,如其中气相法的传统收集方法如下:用旋转的装液氮容器—冷阱将气相纳米微粒变为固态,当冷阱转动时,固定的刮刀将附在冷阱壁上的纳米微粒刮下,并落在下方的容器中,这种收集方法是间歇式的,每收集一次必须开启相关部件,手续麻烦,且不利大批量生产,同时,为了获得必要的负压,生产中还必须不断地抽气——保护载气或副产物,这样一来,30%的成品——纳米材料随载气抽走,不但影响收率,这些微粒飘浮在大气中很难沉降,造成大气污染,对于那些有毒的或贵重的产品尤为有害。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纳米材料收集方法不完善,不具备自动收集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新材料自动化混合收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纳米粉粒和载气灌入一个密封的初级收集仓;
步骤2:初级收集仓中的纳米粉粒和载气在气管的引导下进入静电除尘器中进行颗粒的收集;
步骤2.1:当纳米粉粒和载气进入静电除尘器中首先经过放电阴极,使得纳米粉粒带电;
步骤2.2: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带电的纳米粉粒继续移动,使得纳米粉粒与阳极板进行接触,从而使得纳米粉粒吸附在阳极板上,从而完成纳米粉粒的收集;
步骤2.3:阳极板间隙性进行振动,从而使得阳极板上的纳米颗粒置入高级收集仓中;
步骤3:静电除尘器中的载气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从排气管排入到水池中;
步骤4:定期将水池中的溶液进行更换,同时将换下的容易进行搅拌,而后提取一部分进行烘干,观察是否有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提及的初级收集仓采用玻璃材质,且初级收集仓设置在气相法制成纳米颗粒的末端工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提及的静电除尘器包含了放电阴极和阳极板件,且阳极板件与静电除尘器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步骤2.3中的振动源为小型振动马达,且小型振动马达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2.3中的高级收集仓置于阳极板下方,且高级收集仓与静电除尘器为拆卸结构,并且阳极板处于倾斜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浩,未经吕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麸结构层细胞簇的电场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