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802.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伯杨;苏展;刘盛终;于金山;卢立秋;郝春艳;张佳成;姜玲;李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24S60/00 |
代理公司: | 12209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储热 微型温差电池 温差电池 散热片 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正极 室外温度变化 阳光照射条件 适应性测试 负极 工作状况 两端温差 热能储存 输出电压 向下延伸 性能参数 上端面 箱底板 穿出 底面 放入 冷端 热端 时长 太阳能 日照 室外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微型温差电池底面与散热片连接,所述微型温差电池上端面与相变储热箱底板连接,相变储热箱内放入相变储热物质,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向下延伸并穿出至散热片外侧。本发明中能够将太阳能装化为热能储存在相变储热物质内,在无阳光照射条件下保持温差电池热端温度,并通过散热片降低冷端温度,从而加大温差电池两端温差,提供更高更稳定的输出电压。可应用于微型温差电池的适应性测试,模拟常温室外温差电池工作状况,探究室外温度变化及日照时长对温差电池的性能参数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型温差电池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诸如微机电系统(MEMS)、微电子系统、系统芯片等微型固态装置被广泛的应用,而此类微型化的电子装置通常需要具有响应速度快、低输出功率、高输出电压的微型发电装置为之供电,一般的化学电池电量有限、寿命短,需经常维护或更换,显然不太适用于为上述微型装置供电。不同的是,微型温差电池作为一种固态物理电池,其优点是环保、零噪声、稳定性好且寿命长,同时温度差在大部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使得此种电池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如外太空、人体内和无线传感器节点网络等,微型温差电池的优点尤为突出。
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对于太阳能、核能等新型能源利用较少,资源结构严重不合理。为此,改善能源结构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难题。相比于化石能源而言,温差发电的产能过程不会产生如一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等有害气体,实现零排放无污染,也不会消耗宝贵的化石能源,减轻能源紧缺的压力。相比于铅酸电池等化学电源而言,温差发电几乎不会受到环境温度范围的限制,能够在各种严苛的环境中工作。然而目前,微型温差发电装置的制备技术仍然存在不成熟、稳定性弱、可控性差等缺点。近年来为解决昼夜对温差电池热端温度的波动性影响,提高发电装置供电稳定性,选用相变储热物质成为一种可行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固—液相变体系储热物质,在白天充足的日光照射下将多余的热能以液态储热物质的形式储存起来,夜间时液态储热物质随温度下降变为固态,放出储存的热量,从而提高夜间温差电池热端温度,减小温差。因此对于能够长期稳定供电的微型温差发电装置的研究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最大限度运用太阳光辐射热、通过不消耗任何能源的物理变化增大温差电池两端温差进而提高输出电压的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微型温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温差电池底面与散热片连接,所述微型温差电池上端面与相变储热箱底板连接,相变储热箱内放入相变储热物质,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向下延伸并穿出至散热片外侧。
再有,所述相变储热箱上端面板为吸光层。
再有,所述散热片上端面设置透光罩,该透光罩将相变储热箱和微型温差电池密封在散热片上。
再有,所述微型温差电池与散热片之间设置导热硅脂层,该导热硅脂层外侧的微型温差电池和撒热片之间的缝隙内设置密封胶层;
所述微型温差电池与相变储热箱底板之间设置导热硅脂层,该导热硅脂层外侧的微型温差电池和相变储热箱底板之间的缝隙内设置密封胶层。
再有,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热端与相变储热箱底板连接,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冷端与散热片连接。
再有,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热端连接一微型温差电池热端热电偶,所述微型温差电池的冷端连接一微型温差电池冷端热电偶。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状声电转换发电装置
- 下一篇:动态磁悬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