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及其轴向补偿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7580.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金光耀;柏长宇;孟祥喜;王静丽;张博;荆林国;李蓬;叶三排;李丽娜;裴涛;杜丽平;程宝改;王增刚;卢鹏;杨艳辉;随祥旭;付佳佳;李凯;宋继光;刘恒;苑国旗;郭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H02G7/04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节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法兰结构 筒状结构 中间导体 轴向补偿 拉杆组件 波纹管 短壳体 管段 拉杆 同轴 插接连接 拆卸维修 可拆连接 顺次连接 同轴安装 轴向滑动 短筒体 拆卸 拆装 母线 外筒 相背 检修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及其轴向补偿单元,包括伸缩节和短壳体,伸缩节包括通过法兰结构同轴顺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波纹管,短壳体通过法兰结构同轴可拆连接在第一波纹管的端部并与伸缩节共同形成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相背的两端设有法兰结构以用于分别连接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两管段外筒;还包括同轴安装在筒状结构内的中间导体,中间导体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管段的母线可轴向滑动的插接连接,短筒体上设有用于拆装中间导体的拆卸维修口;还包括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包含有轴向补偿单元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具有较大的轴向补偿量、保证了伸缩节的稳定性、方便检修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及其轴向补偿单元。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简称GIL)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技术,因其具有输送电容量大、占地少、可靠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输电线路包括外筒,外筒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电流的导体,外筒中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导体与筒体之间气体绝缘的绝缘气体,采用导体进行电流的输送,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电流输送能力。但是,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线路带电负荷发热等均能导致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产生热胀冷缩,或者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装配误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其自身的外筒柔性或者设置轴向伸缩节来吸收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或者是装配误差,但是,由于外筒的补偿量有限,采用外筒自身的柔性来补偿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由于伸缩节在使用时需要承受气压力,导致伸缩节在变形过程中失稳;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时,还存在检修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补偿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筒的补偿量有限以及伸缩节在变形过程中失稳、检修时拆卸困难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补偿量有限或者伸缩节在使用时不稳定而影响其安全运行以及检修时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轴向补偿单元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轴向补偿单元,包括:
伸缩节;
短壳体,包括短筒体;
伸缩节包括通过法兰结构同轴顺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波纹管,短壳体通过法兰结构同轴可拆连接在第一波纹管的端部并与伸缩节共同形成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相背的两端设有法兰结构以用于分别连接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两管段外筒;
中间导体,分段设置且可拆连接,用于同轴安装在筒状结构内,中间导体的两端用于分别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两管段的母线可轴向滑动的插接连接,短筒体上设有用于拆装中间导体的拆卸维修口,拆卸维修口处密封安装有封盖;
拉杆组件,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
第一拉杆滑动穿过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之间的法兰结构,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波纹管和短壳体之间的法兰结构上及第二波纹管和第三波纹管之间的法兰结构上;
第二拉杆滑动穿过第二波纹管和第三波纹管之间的法兰结构,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之间的法兰结构上及第三波纹管背向短壳体一端的法兰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