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6058.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兴;李耀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9/00 | 分类号: | E02D9/00;E02D9/04 |
代理公司: | 51278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头 锚固段 截取 桩体 噪音污染 混凝土 喷头 混凝土切割 高压旋喷 技术采用 施工成本 施工周期 桩头钢筋 刚性桩 旋喷机 预留孔 敲击 上套 射水 旋喷 主筋 浇筑 破碎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刚性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桩体截取桩头锚固段的方式存在着成本高、噪音污染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桩头锚固段的混凝土中设置旋喷预留孔,并且桩头锚固段的桩头钢筋笼段的主筋上套设有保护管,在浇筑完混凝土后通过旋喷机的高压旋喷喷头射水将桩头锚固段与桩体本体之间的混凝土切割掉,从而实现桩头锚固段的截取,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敲击破碎的方式,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降低截取桩头的噪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刚性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刚性桩用于支撑桩基承载台,刚性桩的顶部位置与桩基承载台的底面相互接触从而用于承载建筑物。
现有技术中的施工过程为:先浇筑桩体至土体表面,然后开挖基坑,然后在基坑的表面浇筑桩基承载台,位于桩基承载台浇筑完成后,位于桩基承载台上方的桩体(即桩头锚固段)需要进行破坏切割,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破碎的方式(混凝土采用敲击破碎)截取桩头锚固段,但是混凝土凝固后,截取桩头锚固段花费的不仅时间较长,而且成本较高,噪音污染大。
并且桩头锚固段截取后由于人工破碎的方式导致截取桩头锚固段之后的桩体上表面不平整,在对桩体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对桩体顶部表面进行二次打磨,进一步造成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桩体截取桩头锚固段的方式存在着成本高、噪音污染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桩基基坑中置入由主筋和箍筋构成的钢筋笼,主筋的上端延伸出箍筋并置于桩头锚固段内;
(2)向延伸出箍筋的主筋上套设保护管;
(3)向桩基基坑中浇筑混凝土,主筋、箍筋和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桩体本体,桩体本体上端的混凝土形成桩头固定段;
(4)浇筑完混凝土后,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利用管道形成旋喷预留孔,所述旋喷预留孔的标高与桩体本体的设计标高相同;
(5)待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旋喷机就位,安装有高压旋喷喷头的高压旋喷钻杆伸入到旋喷预留孔内对于桩头锚固段与桩体本体之间的初凝混凝土进行射水切割;
(6)开挖桩基承载台周边土体露出桩头锚固段,将桩头锚固段从桩体本体上吊出实现桩头锚固段从桩体本体上分离。
进一步的,在向延伸出箍筋的主筋上套设保护管之前,在主筋上涂抹润滑层。
进一步的,在向延伸出箍筋的主筋上套设保护管之后将保护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主筋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利用管道形成旋喷预留孔时,先对管道的底部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再将管道插入到混凝土中形成旋喷预留孔。
进一步的,在利用旋喷机进行切割混凝土时,当桩体周围出现泥浆水的时候,证明高压旋喷喷头已经切割刀桩体外周围土体停止切割。
进一步的,在利用旋喷机切割混凝土之前,应当在桩体周围开设排水沟,并设置与排水沟相互连通并用于收集旋喷液的集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截取桩体的桩头锚固段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桩头锚固段的混凝土中设置旋喷预留孔,并且桩头锚固段的桩头钢筋笼段的主筋上套设有保护管,在浇筑完混凝土后通过旋喷机的高压旋喷喷头射水将桩头锚固段与桩体本体之间的混凝土切割掉,从而实现桩头锚固段的截取,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敲击破碎的方式,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降低截取桩头的噪音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