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及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16170.7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程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技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48/16;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 地址: | 20008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局域网 接入 设备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及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户请求接收单元、用户识别单元、提示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向用户发射无线信号,所述用户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接入请求,所述用户识别单元内置白名单,所述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并生成识别信息。本方案可在新用户使用接入密码进入无线局域网之前,首先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对该新用户进行验证,随后再向原有用户发送提示信息,可供原有用户做出相应的操作,并根据原有用户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从而增加对新用户的检测防护,提高设备的防护性能,提升网络安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及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即WLAN,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简称,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现有技术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点:当设备的接入密码泄漏后,新用户通过密码即可接入和使用无线网络,造成原有用户网络资源的损失,因此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以及设备的工作方法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以及设备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及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户请求接收单元、用户识别单元、提示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向用户发射无线信号,所述用户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接入请求,所述用户识别单元内置白名单,所述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并生成识别信息,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识别单元生成的识别信息向白名单用户发送提示信息,所述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白名单用户的反馈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作出指定操作。
优选地,所述接入请求为预设的接入密码。
优选地,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属于白名单用户、非白名单用户。
优选地,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允许、拒绝。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允许接入、拒绝接入。
优选地,所述指定操作为允许连接、拒绝连接。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发射无线信号,当用户使用接入密码向用户请求接收单元发出的接入请求时,用户识别单元识别当前请求接入的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若该请求用户位于白名单内时,处理单元直接允许该请求用户接入无线网络,若该请求用户为非白名单用户时,用户识别则生成识别信息,同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提示单元:
S2.提示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识别单元生成的识别信息向白名单用户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为提供允许和拒绝两个选项,白名单用户选择对应的操作后,并向反馈接收单元发送允许接入或者拒绝接入的反馈信息;
S3.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作出允许连接或者拒绝连接的指定操作,从而决定该用户是否可以接入无线网络。
优选地,在S2中,所述白名单用户可为预设的白名单用户、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白名单用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技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技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