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凝系统及冷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3008.X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黄思远;何龙;孙斌;黄磊;姚迎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61/36;C02F1/44;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振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冷凝 换热设备 散热设备 渗透汽化 压缩设备 高温高压气体 余热回收设备 制冷剂 分级冷凝 干燥设备 功耗降低 节省设备 冷凝系统 汽液分离 余热回收 运行能耗 冷凝 溶剂 余热 压缩 投资 | ||
1.一种冷凝系统,应用于渗透汽化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设备;
余热回收设备,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压缩设备通过管路连通,在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压缩设备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分别与所述压缩设备和所述余热回收设备通过管路连通,在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与所述散热设备通过管路连通;
第一换热设备,所述第一换热设备与所述干燥设备通过管路连通,在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一膨胀阀门;
第二换热设备,所述第二换热设备分别与所述干燥设备和所述第一换热设备通过管路连通,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二膨胀阀门;
汽液分离设备,所述气液分离设备分别与所述压缩设备、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换热设备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低压储液设备,所述高低压储液设备分别与所述散热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通过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发压力调节阀门,所述蒸发压力调节阀门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设备和所述汽液分离设备的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设备;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设备;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设备;
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视镜设备,所述视镜设备设置在连通所述干燥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换热设备的管路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设备。
6.一种冷凝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渗透汽化气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换热设备将制冷剂汽化,得到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制冷剂通过管路被输送至所述汽液分离设备;
步骤S2、所述汽液分离设备对所述第一制冷剂进行汽液分离处理,得到第二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通过管路被输送至所述压缩设备;
步骤S3、所述压缩设备对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三制冷剂,所述第三制冷剂通过管路被输送至所述散热设备和所述余热回收设备;
步骤S4、所述第三制冷剂经所述散热设备和所述余热回收设备的组合处理后,得到第四制冷剂,所述第四制冷剂通过管路被输送至所述干燥设备;
步骤S5、所述干燥设备对所述第四制冷剂进行干燥处理后,得到所述制冷剂,所述制冷剂通过管路被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换热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0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