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1342.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甄凤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 | 分类号: | G06F16/17;G06F16/178 |
代理公司: | 11278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请求 元数据请求 第一模块 事务日志 同步的 元数据 成功 单控 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设备 响应 返回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元数据请求拆分成第一子请求和第二子请求;将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一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成功,将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所述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二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成功,向第二模块返回插入成功的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出的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将元数据请求拆分成两个子请求,并将两个子请求顺序插入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当存储系统在处理IO(输入输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降低IO时延,元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引入写缓存模块,写缓存模块的存在虽然会大大降低主机IO的时延,但是在发生掉电或者故障场景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引入了事务日志模块,为了最大程度保证事务日志的安全,从而引入了双控日志同步的方法。
所谓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是指在存储系统IO过程中,会将已经产生的元数据做事务操作,进行双控之间的事务日志同步,当发生掉电或者其他故障切换的时候会把事务日志持久化到磁盘上,当控制器上电或者恢复的时候会将事务日志信息从磁盘上重新加载上来进行事务日志重做,从而保证存储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但是当在某些故障场景下,有一个控制器可能会处于不可用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牺牲部分存储系统的性能。
传统的单控情况下的事务实现方式是用记录日志到本地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当发生单控故障的时候,控制器重新启动会从本地文件中读取事务日志,来进行数据的恢复,从而保证数据一致性,这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依赖本地文件的安全性,在极端情况下,还是可能会有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将元数据请求拆分成两个子请求,并将两个子请求顺序插入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系统本身文件系统等故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控元数据事务日志同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元数据请求拆分成第一子请求和第二子请求;将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一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成功,将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所述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二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成功,向第二模块返回插入成功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根据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设置所述第一子请求和所述第二子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设置所述第一子请求和所述第二子请求包括:根据物理地址到逻辑地址的映射设置所述第一子请求,根据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设置所述第二子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所述第一模块包括: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判断是否存在第一子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响应于不存在第一子请求,删除所述第二子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将元数据请求拆分成第一子请求和第二子请求;将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一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一子请求插入成功,将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所述第一模块,并判断所述第二子请求是否插入成功;响应于所述第二子请求插入成功,向第二模块返回插入成功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还包括:根据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设置所述第一子请求和所述第二子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