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9143.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8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B60C15/06;H01Q1/2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即便在胎面部配置有电子元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耐久性、理想的通信性能。在轮胎(1)中植入有电子元器件(40),其中,在轮胎径向上与下述的主沟(12a)相重叠的位置来植入电子元器件(40),所述主沟是沿着环状的胎面胶(28)的周向而延伸的,且所述环状的胎面胶又是沿着轮胎周向而延伸的。电子元器件(40)可以配置于:构成胎面胶(28)的胎面基底(28a)与胎面冠部(28b)之间的界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有电子元器件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这样一种轮胎,即:在橡胶结构体内植入有RFID标签等电子元器件的轮胎。这样的轮胎通过植入在轮胎内的RFID标签与作为外部设备的读取器进行通信,而能够进行轮胎的制造管理、使用履历管理等。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胎面部的多个层之中的至少2个层之间配置有RFID标签的轮胎。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下述轮胎,该轮胎具备:胎体以及内衬,其中,该胎体是由在一对胎圈部、一对胎侧部以及胎面部(轮周部)而呈环状延伸的至少1个帘布构成的,该内衬是由配置于胎体的内周侧的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的至少2个空气不透过性橡胶构成的,在构成内衬的内外层橡胶之间来配设电子芯片,并且,在与电子芯片的配设位置相对应的轮胎的外表面位置具备:能够识别电子芯片的轮胎周向配设位置的显示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05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8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专利文献1、2公开了:在形成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胎面部来植入RFID标签等电子元器件,以便在轮胎堆积等情况下,接收(收发)作业/操作变得容易。
然而,会出现如下不良情况,即:由于在形成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胎面部产生较大的载荷、较大的挠曲,所以,难以确保RFID标签等电子元器件的耐久性,另外,在为了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损而在胎面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深部植入有电子元器件的情况下,难以确保理想的通信性能(接收距离)。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胎面部配置有电子元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耐久性、通信性的轮胎。
(1)本发明的轮胎(例如、轮胎1)是在轮胎径向上与下述的主沟相重叠的位置,植入有所述电子元器件,所述主沟(例如、主沟12a)是沿着环状的胎面胶(例如、胎面胶28)的周向而延伸的,且所述环状的胎面胶是沿着轮胎周向而延伸的。
(2)本发明的轮胎(例如、轮胎1)是在(1)的基础上,可以在构成所述胎面胶的胎面基底(例如、胎面基底28a)与胎面冠部(例如、胎面冠部28b)之间的界面(例如、界面28c)配置有所述电子元器件。
(3)本发明的轮胎(例如、轮胎1)是在(1)或(2)的基础上,所述电子元器件可以以在轮胎径向上与设置于所述主沟的沟底部上的突起部(例如、胎面部磨损指示器12b、石子防嵌条12c)相重叠的方式植入于所述胎面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便在胎面部配置有电子元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耐久性、理想的通信性能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半截面的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由保护部件保护着的RFID标签的图。
图2B是表示图2A的b-b截面的图。
图2C是表示图2A的c-c截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9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