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7726.6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标;吴开祥;冯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民泰钢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杆 夹持装置 连接管 螺纹管 承接杆 铰接 螺杆 螺纹连接 旋向相反 煤气罐 螺纹 侧端 焊接 夹持杆 支撑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包括独立夹持装置和对接夹持装置;独立夹持装置包括设有两个旋向相反螺纹的第一螺杆;螺纹管为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承接杆为包括分别铰接在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侧端面上的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铰接在两个承接杆上的支撑杆;对接夹持装置包括设有两个旋向相反螺纹的第二螺杆;连接管为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承重杆为包括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侧端面上的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铰接在两个承重杆上的夹持杆,该夹持装置使得工作人员焊接煤气罐更加的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罐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罐(液化气钢瓶)是一种储藏煤气的钢瓶,钢瓶壁厚2.5毫米左右,内部压力为0.5~1.2兆帕斯卡,安全使用期限为15年,每四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
目前,在煤气罐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通常是先将煤气罐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半煤气罐进行无缝焊接,使煤气罐具备很好的完整性后,然后再对煤气罐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分别焊接,在煤气罐的下端进行底座的焊接,在煤气罐的上端进行防护罩的焊接,防护罩主要用于防止出气阀门受到碰撞损坏,从而避免给人员带来一定的人身伤害,而且防护罩还可用于人员搬运煤气罐,可谓一举两得。然而先焊接煤气罐主体,再进行辅助架构的焊接时,由于煤气罐主体的上下两端为球形,从而使得底座和防护罩不容易被焊接上,而且很容易导致底座和防护罩被焊歪,使其轴线和煤气罐肢主体的轴向不重合,在使用时很容易给户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提供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通过先进行两个半煤气罐的焊接,然后再进行两个半煤气罐的整体焊接,使得工作人员焊接煤气罐更加的简单方便易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焊接煤气罐的夹持装置,包括独立夹持装置和对接夹持装置;所述独立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第一螺纹竖直设置;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包括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两个螺纹管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的两个螺纹上;承接杆,所述承接杆包括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第一承接杆铰接在第一螺纹管的侧端面上,第二承接杆铰接在第二螺纹管的侧端面上;及支撑杆,所述上下相邻的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均铰接在支撑杆上,半煤气罐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对接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杆水平对立设置,第二螺杆上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两个连接管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的两个螺纹上;承重杆,所述承重杆包括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第一承重杆铰接在第一连接管的侧端面上,第二承重杆铰接在第二连接管的侧端面上;及夹持杆,所述第二螺杆上相邻的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均铰接在夹持杆上,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分开铰接在夹持杆上,夹持杆夹住半煤气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独立夹持装置上进行半煤气罐的焊接工作,用支撑杆支撑住半煤气罐,然后在上面焊接防护罩或底座的焊接,然后将上部和下部的两个半煤气罐夹持在对接夹持装置上,不同第二螺杆上的夹持杆分别夹持住两个半煤气罐,然后将两个半煤气罐进行对接焊接工作,这样的焊接操作和过程使得煤气罐更容易被焊接,焊接的煤气罐的成品率更高,两个半煤气罐、防护罩和底座的同轴度也更高,从而焊接完成的煤气罐的使用效果也会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第一螺杆的支座,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可驱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螺杆的下端设置驱动组件,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在转动支撑杆进行支撑杆的扩张,而是固定住支撑杆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杆更加的容易扩张,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民泰钢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民泰钢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