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4795.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章兴军;单姚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圆锥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图纸尺寸,在保留加工余量的前提下粗车圆锥套的外圆及内孔;(2)渗碳热处理;(3)将圆锥套靠近内部锥形孔的大直径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夹持在车床上的外装夹头上进行精车加工,其加工起始端从圆锥套的外侧壁上开始进行加工,并沿着起始端向圆锥套靠近内部锥形孔的小直径孔端的一端移动加工,将从起始端至圆锥套靠近小直径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加工完成;它只需要通过两次装夹即可将整个圆锥套切削加工完成,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并保证加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径大于150mm的圆锥套加工过程一般是首先将圆锥套靠近内圆锥孔的大直径孔端的外侧壁夹持固定,对圆锥套的外侧壁和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面进行加工,然后,对内圆锥孔的小直径孔端处的内侧壁加工一个5mm至10mm长的初加工圆形孔段100,如图1所示;
然后,再将圆锥套卸下,将装夹头换成内装夹头,将内装夹头夹持圆形孔段,然后,再对圆锥套的内圆锥孔的内侧壁和之前装夹处的一端的端面和外侧壁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卸下圆锥套,再更换夹头,再将刚刚加工好的一端再进行外侧壁夹持后,再加工刚刚的圆形孔段成倒圆角,其加工麻烦,更换装夹头的频率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它只需要通过两次装夹即可将整个圆锥套切削加工完成,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并保证加工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尺寸,在保留加工余量的前提下粗车圆锥套的外圆及内孔;
(2)渗碳热处理;
(3)将圆锥套靠近内部锥形孔的大直径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夹持在车床上的外装夹头上进行精车加工,其加工起始端从圆锥套的外侧壁上开始进行加工,并沿着起始端向圆锥套靠近内部锥形孔的小直径孔端的一端移动加工,将从起始端至圆锥套靠近小直径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加工完成;
(4)加工圆锥套靠近小直径孔端的一端处的外侧壁与端面之间的倒圆角;
(5)加工圆锥套的端面;
(6)加工圆锥套的端面与内部锥形孔的小直径孔端之间的内倒圆角;
(7)加工圆锥套的内部锥形孔,其由内部锥形孔的小直径孔端开始加工至靠近内部锥形孔的大直径孔端处;
(8)将步骤(7)加工好的圆锥套取下,然后,将圆锥套的端面压靠在车床的内装夹头的靠板上,内装夹头的靠板的外侧壁上成型有的夹持头将内倒圆角于内部锥形孔之间的连接端处进行夹持;
(9)将步骤(7)完成加工的内部锥形孔的壁面处作为起始点,在起始点靠近端面的一侧附近作为加工起始点进行加工,将内部锥形孔的剩余壁面进行加工;
(10)加工内部锥形孔的小直径端与圆锥套的第二端面之间的倒角;
(11)加工第二端面;
(12)加工第二端面与圆锥套的外侧壁之间的外倒圆角;
(13)由外倒圆角与圆锥套的外侧壁连接处进行加工至步骤(3)的起始端处靠近端面的一侧的附近处。
所述圆锥套的外径为150mm至180mm。
所述步骤(8)加工前将外装夹头卸下,安装上内装夹头。
所述车床为数控车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口臭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类芘基[4]螺烯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