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1719.5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祥;焦弯;沈浩;张俊杰;陈旭辉;许兴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引导 高速 精量排种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由入种口、排种器前壳体、导种盘、导种环、排种器中间壳体、传动盘、排种器后壳体、取种器、传动杆组成。导种盘在种腔内转动时,取种器依次经过充种区、携种区、投种区。导种环在充种区引导出来一部分种子,在导种轨道的作用下,有序排列并排队进入取种器内,待投种子被约束在取种器底部出口与排种器中间壳体周向凹槽形成的空间,当取种器到达投种口时,待投种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投出,完成充种‑携种‑投种环节。本发明简化了传统机械式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在高转速工作时对种群的扰动小,可实现近球形颗粒物料的快速填充,提高了高速作业条件下充种和清种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近球形颗粒物料的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高速精量播种技术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精量排种器是精密播种技术的核心工作部件。近年来,随着机器作业速度的不断提高,机械式精量排种器的排种精度直线下降,无法完全满足精量播种作业的要求,直接制约了机械式排种器的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械式精量排种器在田间高速作业时充种和清种效果明显下降。从充种过程看,多粒种子可能同时拥堵在充种口而无法充填型孔,且由于工作转速的提高,种腔内的种子没有足够时间充填型孔而造成空穴,难以保证充种的可靠性;从清种过程看,现有机械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过程主要依靠重力、离心力或增设毛刷等辅助装置进行清种,清种过程受排种器结构影响较大,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清种效果会降低,易造成过度清种(充种腔内种子被清掉),难以保证清种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机械式精量排种器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根据力与约束的互作用关系,将传统机械式排种器的充种、携种、清种、投种四个过程简化为充种、携种、投种三个过程,具有结构简单、充种可靠、适应高速作业能力强等特点,提高了排种性能,有助于促进机械式高速精量排种技术装备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能够适应机器的高速作业,实现近球形颗粒物料的快速可靠充种,提高机械式精量排种器的工作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主动引导充种的高速精量排种器,由入种口、排种器前壳体、导种盘、导种环、排种器中间壳体、传动盘、排种器后壳体、取种器、排种轴、传动杆组成。其中,导种环、传动盘、取种器、传动杆共同组成导种盘。传动盘上和传动杆上设置等径螺栓孔,传动盘和传动杆通过螺栓连接,对传动杆进行限位。工作时,传动杆将动力传输到取种器与导种环,实现排种器的正常工作。导种环内壁上设有能够引导种子有序排列、定向进入取种器内部的导种轨道。排种器中间壳体设置的周向凹槽、取种器底部开口与导种环周向设置的长方形开口形成约束待投种子的容腔。取种器转动到投种口时,待投种子失去径向约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出。取种器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斜板,取种器处于充种区Ⅰ内时,种子正常充入。取种器进入携种区Ⅱ时,在叠加力系、斜板的共同作用下,限制取种器内除待投种子以外的其余种子运动至取种器底部开口,避免重播现象。其中,传动轴上开有轴槽用于安装轴用弹性挡圈,轴用弹性挡圈与轴肩共同作用实现导种盘限位。其中,取种器的顶端圆柱与连接杆底部圆柱孔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在高速作业条件下,设置的导种环可以实现引导充种和快速充种。一是导种环可以从近球形颗粒物料无序堆积的种群中,引导出种子,并利用导种槽实现种子的有序排列,导种环对种群输入的能量小,减少了种群的无序流动,增强了取种器的充种能力;二是在导种环上的种子实现有序排列的基础上,待投种子投出后,取种器继续运动到充种区,取种器腔内上一次未投出的种子在充填力的作用下越过取种器的底部斜板,自动充填到取种器底部开口位置,实现了种子的快速充种。本发明设置有两套导种盘,共30个取种器,可达到较高的排种频率。导种盘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