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无硝酸酸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9524.1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霞;乔军;贺立红;尚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5F1/06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宏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酸洗 带钢 浸入 研磨 交流电电解 酸洗步骤 酸洗 奥氏体不锈钢 氮氧化物 电解酸洗 含氮废水 硝酸 电解池 电解液 高污染 酸洗液 冷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无硝酸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酸洗步骤:将带钢浸入预酸洗液中进行酸洗;S2、研磨刷洗步骤:对经过预酸洗步骤的带钢进行研磨刷洗;S3、交流电电解步骤:将经过研磨刷洗步骤的带钢浸入具有电解液的电解池中进行电解酸洗;S4、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将经过交流电电解后的带钢浸入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液中;S5、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将经过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后的带钢浸入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液中。本发明工艺避免使用含硝酸的酸洗时产生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酸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无硝酸酸洗工艺。
背景技术
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经退火和机械破鳞之后,一般采用中性盐电解酸洗+混酸(HNO3+HF)酸洗工艺。但是,酸洗过程中,不仅酸耗量较大,还会产生大量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硝酸盐废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氮氧化物净化成本和含硝酸盐废水的处理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无硝酸酸洗工艺,可以避免使用含硝酸的酸洗时产生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冷轧201奥氏体不锈钢无硝酸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酸洗步骤:将带钢浸入预酸洗液中进行酸洗,所述预酸洗液为硫酸酸洗液,H2SO4浓度为80~120g/L,金属离子浓度为10~20g/L,酸洗液的温度为75~85℃;
S2、研磨刷洗步骤:对经过预酸洗步骤的带钢进行研磨刷洗;
S3、交流电电解步骤:将经过研磨刷洗步骤的带钢浸入具有电解液的电解池中进行电解酸洗,所述电解液为Na2SO4和H2SO4混合液,其中Na2SO4浓度为70~100g/L,通过加入H2SO4调节电解液pH为2~4之间,电解液的温度为85~95℃,交流电源频率范围为30~70Hz,电流密度为0~10A/dm3;
S4、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将经过交流电电解后的带钢浸入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液中,所述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液中,H2SO4浓度为50~80g/L,H2SiF6浓度为8~20g/L,Fe3+浓度为10~25g/L,H2O2浓度为8~15g/L;
S5、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将经过第一段无硝酸酸洗步骤后的带钢浸入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液中,所述无硝酸酸洗液中,H2SO4浓度为30~50g/L,H2SiF6浓度为0~10g/L,Fe3+浓度为0~15g/L,H2O2浓度为0~10g/L。
上述方案中,所述研磨刷洗步骤采用的辊刷刷毛直径为0.5~1mm,刷毛中含有150~200目数的碳化硅磨料,设置电机转速在600~800rpm之间,电机电流大小在130~170A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预酸洗步骤中,酸洗时间为20~30s。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段无硝酸酸洗和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步骤中,酸液温度为40~60℃。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段无硝酸酸洗和第二段无硝酸酸洗步骤中,酸洗时间为20~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