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型继电器的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1626.9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泉;刘强;仝步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型 继电器 离散 采集 bit 检测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型继电器的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属于航空电气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双路多触点继电器分别实现离散量采集通道的切换和离散量信号的模拟,大大减小了BIT自检测电路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采用上电BIT检测的方式,减少对于系统工作的影响,有效降低虚警率。电路的设计及高电平分压计算过程符合航空产品正向设计要求,元器件参数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是一个具有很好使用价值的离散量采集BIT自检测电路。该电路已应用在滑油温度控制器的离散量上电BIT自检测电路中,BIT检测效果良好,可靠性高,虚警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型继电器的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机载机电类控制器由于系统工作要求,需要采集大量控制器外部和内部的离散量信号,信号一般用以作为启动/停止控制、交联设备状态反馈、产品供电状态等的判断依据。由于飞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系统BIT自检测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影响系统工作时序和状态的一些离散量信号,还存在较高的重要度等级,这都要求对控制器的离散量采集电路进行BIT自检测电路设计。对于离散量采集电路而言,存在待采信号有效、采集结果无效,待采信号无效、采集结果有效两种失效模式,所以离散量采集BIT自检测电路需要能够覆盖上述失效模式,同时为了减少对于系统工作的影响,采用上电BIT检测的方式进行。但BIT自检测电路的引入增加了产品的体积、重量及产品总的元器件失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用于对离散量采集电路是否发生故障进行检测。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型继电器的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所述离散量采集上电BIT自检测电路用于对离散量采集电路是否发生故障进行检测,包括离散量采集通道切换电路和离散量信号模拟电路;通过一个多通道微型继电器设计所述离散量采集通道切换电路,离散量采集通道切换电路执行上电BIT自检测时首先动作;然后通过另一个多通道微型继电器和电阻分压实现所述离散量信号模拟电路,在离散量采集电路通道切换至离散量信号模拟电路时,该另一个多通道微型继电器动作,分别模拟离散量有效、无效两种状态,待控制器完成采集和故障判断后,两个多通道微型继电器释放恢复初始状态。
优选地,所述离散量采集通道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1、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二极管D1的正极即1脚连接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控制线圈负极即2脚,二极管D1的负极即2脚连接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控制线圈正极即1脚;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常闭点3脚和常闭点6脚相连,然后接到内部电源地,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4脚和7脚相连,然后接到被检测对象,即离散量采集电路中光耦OP2的2/4/6脚,用于控制电源离散量信号有效与无效的切换;
所述离散量信号模拟电路包括二极管D2、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2的正极即1脚连接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控制线圈负极即2脚,二极管D2的负极即2脚连接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控制线圈正极即1脚;电阻R1的一脚接28V电源,电阻R1的另一脚与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4脚相连,电阻R2的一脚与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4脚相连,另一脚接28V地,R1和R2用于通过分压形成与外部待采集离散量一致的电平值;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7脚接28V地,用于模拟离散量信号。
优选地,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常闭点9脚和常闭点12脚接外部告警离散量信号;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常开点11脚和常开点14脚接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2的常开点5脚,即内部模拟的离散量信号源;多通道微型继电器K1的10脚接离散量采集电路中光耦OP1的5脚,继电器K1的13脚接到光耦OP1的7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